電魚被罰購買4200余斤魚苗放生 雄安讓“違法者”變“修復者”
人民網雄安11月23日電 (劉師豪)近日,在白洋澱一處水面上,隨著網兜翻動,4200多斤鰱魚、鳙魚、鯉魚和草魚的魚苗相繼落入水中。這是雄安新區安新縣人民檢察院聯合縣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局、農業農村局、公安局等單位聯合開展的一次增殖放流活動。放流的魚苗,源自今年白洋澱“禁漁期”內發生的9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
增殖放流活動現場。呂曉晨攝
據安新縣人民檢察院一名檢察官介紹,9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均為涉案犯罪嫌疑人在白洋澱水域內以電魚方式非法捕撈水產品,被公安機關或漁政執法人員查獲。通過分析研判和個案比較,貫徹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安新縣人民檢察院對犯罪情節較輕、危害不大的部分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訴處理,責令其從河北省政府公示的具有合法資質的漁業公司購買魚苗用於增殖放流﹔對犯罪情節較重且漁獲物多的1名犯罪嫌疑人則依法提起公訴。
安新縣人民檢察院使用的巡查船。趙東攝
在此前的案件聽証會上,安新縣人民檢察院針對電魚對漁業資源造成的危害進行了說明。電魚不僅導致捕撈的漁獲物死亡,強大的電擊還會使微生物和其它動物受到傷害,造成附近大片水域的“生態崩潰”。涉案犯罪嫌疑人了解到自己行為對白洋澱自然環境造成的危害后,深感悔恨,均表示願意出資購買魚苗作為補償,以實際行動挽回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失。聽証員也一致同意犯罪嫌疑人採用增殖放流的方式彌補自己的違法行為,從“違法者”變成“修復者”,切實參與到白洋澱保護中。
聽証會后,安新縣人民檢察院同縣漁業部門進行溝通會商,對魚苗放生的時間、地點、種類進行評估,選定了一處水域,因而才有了此次增殖放流活動。
增殖放流能豐富漁業資源和水生生物種群資源,促進水域生態環境改善。據河北省海洋與水產科學研究院監測發現,目前白洋澱魚類已恢復至46種,鳑鲏魚、龍虱、青鳉、銀魚等土著魚類紛紛重現白洋澱,較雄安新區設立前增加了19種,白洋澱魚類生物多樣性已達到高級別水平。
雄安新區檢察機關始終堅持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刑事犯罪,並鼓勵公眾參與白洋澱生態環境保護。
(責編:李兆民、施雲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