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市運營服務商,與新區共成長

中國雄安集團
新型城市運營服務商,與新區共成長
雄安新區新建片區城市基礎設施日益完善,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拔地而起。耿 輝攝
航站樓主體鋼結構正在緊張安裝中。螺旋上升的鋼結構被稱為“生命之樹”,每天都在“長高”。雄安集團供圖
被稱為“雄安之眼”的雄安城市計算中心,是城市的“大腦”。雄安集團供圖
雄安集團榮膺“第十二屆河北省政府質量獎”,成為雄安新區第一家獲此榮譽的企業。
2024年國慶假期裡,在“城市會客廳”雄安商務服務中心,一場火爆出圈的“雄安首屆X青年藝術節”讓不同藝術、文化在雄安這座城市相遇、碰撞、融合。 雄安集團供圖
9月7日,雄安新區容西片區馨水社區安置房交付點,回遷居民和志願者們一起前往新居去驗房。 劉光昱攝
啟動區的項目工地上,塔吊林立﹔白洋澱的荷塘葦海上,飛鳥翔集﹔中關村科技園的咖啡廳裡,談笑風生﹔雄安之眼的“城市大腦”裡,看見未來……又是一個秋天,“未來之城”迎來新的收獲。
雄安,從七年前的春天走來,承載著“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重托。
七年砥礪奮進,七年春華秋實。雄安新區從無到有,從藍圖到實景,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拔地而起。
而這其中,作為雄安新區開發建設的先鋒隊和主力軍,中國雄安集團先后實施了600多個項目,承擔了新區域內85%以上的建設投資任務以及90%以上的政府投資項目。
雄安集團干部職工團結新區數十萬建設者,弘揚“四鐵四心”文化,開展“一線行”“早班車”“悅容志願”“百日攻堅”“十月突破”“三年聚變”等開創性活動,在承接疏解、片區開發、城市運營、產業發展、改革創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助力雄安城市品質提檔升級,產業要素加快集聚,金融服務提質增效,治理效能持續提升,發展動能蓬勃有力。
伴隨雄安拔節生長,中國雄安集團形成了開發建設、城市運營、產業投資、金融服務四大產業集群,發展成為資產總額達1600億元,擁有12家二級公司、15家全資三級公司、21家其他控參股子公司的企業集團。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高標准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雄安集團將奮力打造一流的新型城市運營服務商,堅持以疏解促提升、以改革增動力、以開放提能級、以創新求突破,為加快打造中國式現代化雄安生動實踐場景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雄安質量”護航一張藍圖
容西安置房二期工程、雄東安置房工程建設完成,大河片區建設如火如荼﹔京雄快線、雄安國貿中心、東西軸線施工扎實推進,雄安體育中心、雄安大學園圖書館項目進入竣工交付沖刺階段﹔啟動區骨干路網密織,海岳大街延伸線竣工通車……走進雄安新區,火熱的建設場景扑面而來。
“行動”是最好的表態,“落實”是最有力的擔當。與新區建設發展同步,雄安集團以“雄安質量”護航一張藍圖,健全完善科學高效的大規模開發建設新模式、新機制,奮力跑出新時代的“加速度”,高標准的城市規劃藍圖正在變為高質量的城市發展現實畫卷。
一張藍圖干到底,“三座城”繪制高質量現實畫卷
建一座新城,如何達到“千年大計”的高點定位?
一張白紙上繪藍圖,雄安新區起筆不凡。“從來沒見過這樣編制一座城市的規劃。”人們不禁感嘆,雄安新區規劃編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關注度最高、動用機構最多、涉及領域最廣、集聚人才最多的一次城市規劃編制,60多位院士、3500多名專家和技術人員參與其中。
新區設立之初,習近平總書記就強調:“雄安新區將是我們留給子孫后代的歷史遺產”“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后再開工建設,不要留歷史遺憾”。
雄安集團堅持先規劃后建設、先地下后地上、先植綠后建城、先設計后施工的建設理念。“對於大片區開發建設來說,提前做好市場的需求調研,明白我們的城市到底需求什麼,缺口是什麼,根據需求匹配功能。”雄安集團雄安城市規劃院副總工程師張麗偉說,“我們在進行產業規劃的時候,貫徹成片開發、混合開發、融合開發的理念,統籌考慮公共服務設施、市政設施、住宅商業、公益性服務等配套建設,與城市區域性、綜合性功能相結合,做到‘建一片,成一片,用一片’,從而實現要素資源的高度集聚,促進產業鏈協同聯動。”
在做第五組團北高校配套區規劃設計時,他們積極對接疏解單位,在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優化公共服務、商業服務、居住以及文化等功能。校園內完成從0到1的基礎創新,他們緊臨校園布局了孵化器與加速器,稍遠一點布置了中大型的研發產業園、中試空間及生產空間,形成完整的創新鏈、產業鏈。
如何做到堅持用最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水准規劃設計建設?張麗偉說,作為雄安新區規劃設計的落地執行者,他們堅持“1+N”的搭建平台理念,所有規劃設計都嫁接引入相關領域的全球頂級資源,讓規劃更好用,讓城市更有活力,更有特色,不枯燥無味。
從項目謀劃、規劃編制、規劃實施、勘察設計、設計統籌、項目報批報建到建設實施咨詢,雄安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為新區規劃建設事業提供技術支撐及全方位、全過程的研究咨詢服務,當好“一張藍圖干到底”的守護者和踐行者。
行走在新區,抬頭不見“空中蜘蛛網”,低頭不見“馬路拉鏈”。而這一場景,在雄安集團基礎建設公司馬永君的腦海中已憧憬多年,“其中的奧秘,就在地下。”
馬永君見証了雄安新區“先地下,后地上”建設理念。他說,地下綜合管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讓電力、通信、燃氣、供熱、給水等各種市政管線“住”進“集體宿舍”,通過統一設計、統一管理、統一監測,實現一體化智慧運維管理。
在雄安,地上、地下、雲上三座城正在同生共長。雄安商務服務中心西側的城市計算中心,是來雄安必看的網紅打卡地。高峰期哪個路口車流量大?居民樓裡有沒有電動車進電梯?地下管廊裡的水、電、氣、熱管線是否安然無恙?在“雄安之眼”,“雲上雄安”展現出具象化的應用場景,將為整個數字孿生城市的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提供網絡、計算、存儲服務。
“鐵軍”發力,以工匠精神創造“雄安質量”
9月14日,雄安新區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快線項目雄州站站房工程施工現場,鋼結構防火面漆噴涂及外立面施工正在緊張進行中。
抬頭仰望,屋面巨型鋼結構就像一頂有弧度的“鋼鐵巨帽”。柔和的線條之下,是復雜而精巧的“智”造建筑。
“3724個鋼構件在工廠生產后運送到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像組裝車的部件一樣,對照設計圖,將這些零構件在廠內預制及地面拼裝優化為18組主桁架單元和26組懸挑單元,之后吊裝到空中。”雄安集團軌道快線公司劉峰介紹,現場施工將焊縫優化為廠內焊接及胎具上焊接,高空焊接數量由2466條減少為586條,切實減少了高空焊接帶來的作業風險和精度偏差。
卡車穿梭、塔吊林立,機器轟鳴、焊花四濺,建設者在鋼筋桁架間穿行,勾勒出項目拔地而起的線條……眼下,雄安新區正在加緊推動一系列標志性項目落地建設,一座“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未來之城可觸可感。
走進雄安國貿中心項目施工現場,航站樓主體鋼結構正在緊張安裝中。螺旋上升的鋼結構被稱為“生命之樹”,每天都在長高。
在“生命之樹”施工過程中,圖紙的二次深化設計和安裝精度把控是技術難點。在雄安集團雄商置業公司徐可新手裡,有一本國貿項目鋼結構施工指導手冊。
“針對一個單體鋼結構制作施工指導手冊,這還是頭一份。”徐可新說,“生命之樹”的施工涉及大量厚板、雙曲圓管柱,施工難度大、精度控制要求高。施工指導手冊強化細節管理,對原材料進場、加工制作、運輸、現場安裝等每個環節都進行了嚴格要求。
“工者謂之精,千雕萬琢,心承之而不折”。一個龐大工程,通常是從一個螺絲釘、一個電焊點、一張施工圖開始的。每一件精品工程的完成,都離不開集團“鐵軍”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
整齊碼放備用的施工材料,醒目放置的安全提示牌,錯落有致的臨建布局……走進大河片區安置房及配套設施工程建設工地,你會被隨處可見的一個個規范施工細節所震撼。該項目負責人雄安集團公共服務公司艾長春介紹,該項目承擔著區域內人口安置的重要功能,同時也將是未來京津冀互通的核心節點服務區域之一,必須不斷打磨細節、提升品質。
萬丈高樓平地起,一磚一瓦皆根基。扣牢建筑工程質量“安全鏈”,是創造“雄安質量”的基礎。
雄安集團將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和合規管理有機融合,全面搭建集團風險防控體系——
守牢安全底線,進一步優化安全管理工作機制,全覆蓋、無死角、不間斷做好安全生產檢查工作,提高安全質量末端責任落實和追究力度﹔
堅持“動態清零”,嚴格落實實名制管理、工資專用賬戶管理和工程結算等工作要求,把問題解決在一線、化解在項目﹔
持續開通“項目一線行”早班車,由集團領導帶隊,赴啟動區、昝崗片區、容西片區、大河片區現場調度重點項目建設、城市運營管理、安全生產等情況,現場協調解決施工難題,保証工程進度和質量。
新城為卷,奮斗為筆,邁向碩果累累的秋天,前行步伐愈發鏗鏘堅實。今年以來,雄安集團全力推進一百多個新項目按期開工。容東、容西二期、雄東B單元1.5萬套安置房暖心交付,東西軸線、大河片區安置房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財富大廈正式開工,雄安國貿中心樁基施工全部完成,啟動區金融島壹號院主體封頂,京雄快線項目河北段土建工程即將完成,體育中心、圖書館等標志性建筑即將交付使用,起步區路網管網全面構建,昝崗組團沿線現代化氣息生機勃發……建設一線捷報頻傳,集團“鐵軍”弘揚工匠精神,為創造“雄安質量”貢獻力量。
屢獲榮譽,獎項背后樹起追求卓越新標杆
2023年10月14日,雄安集團因質量管理水平卓越、自主創新能力強、品牌知名度高、經濟社會效益明顯,榮膺“河北省政府質量獎組織獎”,成為雄安新區第一家獲此榮譽的企業。
河北省政府質量獎是河北省政府在質量管理領域授予相關組織的最高榮譽。沉甸甸的獲獎証書裡,飽含了企業提高質量、堅持以質取勝的發展理念,更為新區創造“雄安質量”樹立起追求卓越的新標杆。
作為新區建設的“排頭兵”,如何在前行路上始終保持先行引領優勢,走在前、挑大梁?拼“質量”無疑是一條可靠、扎實的路。
省政府質量獎評審會上,評審組對中國雄安集團給出的評審報告,濃縮了企業鏗鏘前行路上的探索與成績——
以黨建引領企業文化建設,以“四鐵四心”文化打造雄安建設鐵軍,驅動集團高質量發展﹔以鐵心感恩、換位思考的理念用心經營相關方關系,打造雄安質量、雄安服務特色品牌形象﹔數字賦能助推企業提質增效,數字孿生引領城市建設發展﹔人力資源及其管理優勢明顯﹔先進基礎設施彰顯未來智慧之城的魅力。
打造強壯的企業肌體,離不開精准的質量管控。
為層層壓實建設單位、總包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班組長等各方責任,確保各項建設任務高質量完成,雄安集團“四個穿透”工作機制順勢而生,逐步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質量工作體系,不斷提升集團管理水平。
“四個穿透”即“縱向穿透提標准、橫向穿透破難題、時空穿透找目標、自我穿透進狀態”。既有標准意志的穿透,也有打破壁壘、形成合力的穿透﹔既有以終為始、以始為終的穿透,又有自我提升、忘我奮斗的穿透。
在雄安集團安全質量部辦公室裡,《雄安集團安全文化手冊》《雄安集團“三實三優”精致管理標准化圖冊》等一系列手冊、圖冊擺放在顯著位置,這不僅彰顯了集團對於安全質量文化和精致管理體系的高度重視,也為員工們提供了一個隨時學習和參考的便利環境。“三實三優”即“實用、實際、實效”和“團隊優、措施優、環境優”精致管理體系及管理模式。
雄安集團安全質量部白立志介紹,集團目前已建立“1+7+15”精致管理標准,包括1項《建設項目“三實三優”精致管理實施標准》和7個建設工程、15個運營業態的標准化圖冊,從而實現從上到下覆蓋建設到運營的全過程,確保每項工作、每個主體都能遵循統一的標准和流程,不僅提升了集團的安全質量管理水平,還為雄安新區的高標准、高質量建設和運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榮譽背后,更離不開建設過程中一項項改革創新。
走進雄安國貿項目中心的BIM(建筑信息模型)開放協同辦公區,屏幕上的BIM模型可清楚地顯示出項目的建設進度。“雄忻高鐵雄安城際站、國貿中心和東西軸線公共交通、京雄快線這幾個項目是一體化施工,難度大,有了BIM技術的支撐,工作人員不用到現場就能直接遠程復核調度,極大提高了監管效率。”國貿中心BIM總控項目經理、雄安集團數字城市公司曾於舒介紹。
雄安集團充分發揮BIM技術對於工程建設項目數字化管理的數據載體作用,推動BIM在報建、審圖、設計、施工等各環節的應用,貫穿建設全周期、實現內外全協同、打通業務全鏈條,賦能集團大規模建設,並在過程中不斷更新迭代、突破創新,推動集團建設方式變革與轉型升級。
今年勞動節,雄安集團捧回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據統計,今年以來,雄安集團建設項目共獲獎43項,其中國家級獎項8項、省部級獎項26項、新區級獎項9項。
閃光的成績,是追求更高目標的動力。未來,雄安集團將持續統籌設計施工運營管理,強化參建單位信用評價,做好工程全周期質量監管和監督檢查,把好工程質量關口,推動形成更多“雄安標准”制度成果,打造更多精品工程、標杆工程,為創造“雄安質量”不斷攀登新的高峰。
幸福城市的“雄安樣板”
如何定義一座城市的幸福感?生態宜居的環境品質,活力迸發的創新產業,現代智慧的治理體系……在雄安,未來之城的幸福觸手可及。
作為新區開發建設的主要載體和運作平台,中國雄安集團以服務千年大計、建設典范城市、創造美好生活為使命,努力成為具有世界眼光、國內一流的新型城市運營服務商。
守護一座新城,造福一方百姓。雄安集團堅持人民至上,持續推進城市品質提檔升級,探索出一條政企職責清晰、公共利益至上、資源集約利用、市場有效支撐、人民滿意度高的城市運營服務新模式,助力雄安成為一座高水平管理的現代化城市。
綠色理念植根於城市基因
初秋時節,漫步千年秀林,林澱交織、林水相依,這裡是雄安百姓散步休閑的好去處、外地游客游覽觀光的打卡地。
先植綠、后建城,是雄安新區建設的一個新理念。匯聚國際國內頂尖團隊,雄安新區規劃構建“一澱、三帶、九片、多廊”的生態空間格局。
3公裡進森林,1公裡進林帶,300米進公園。雄安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高標准高質量建設悅容公園、金湖公園、中央綠谷、郊野公園等,為新區發展打造優良生態基底。
白洋澱燕南堤畔,開闊的水面上碧波蕩漾,1米多高的青青蘆葦在水中隨風搖曳……燕南堤的華麗轉身是白洋澱綜合治理工程的縮影。
雄安集團生態建設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雄安堅持補水、治污、防洪“三位一體”統籌規劃、協調推進,重點實施“科學補水、清淤疏浚、百澱連通、退耕還澱、嚴密防洪”五大工程,協同推進城鎮、農業、農村污染精細化管控,“華北之腎”功能逐步恢復。
如今,白洋澱水質大幅提升並連續三年保持在Ⅲ類標准,再現“荷塘葦海、鳥類天堂”勝景。白洋澱野生鳥類已增加至286種,較雄安新區設立前增加80種。
雄安新區的“綠”延伸到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公交綠色出行比例逐年加大,綠色低碳新技術應用在各類建筑中,全鏈條減廢降耗打造“無廢城市”……“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植根在雄安新區生長的基因中。
好生態是最好的名片。目前,“雄安文旅”品牌正式獲得授權使用,雄安免費旅游專線開通,“到雄安、游未來”觀光線路人氣爆棚,雄安集團酒店入住率和公園人均消費額持續增長。
精致細膩打造城市新形象
走進雄安新區起步區1#供水廠,來自丹江口水庫的江水,通過南水北調中線輸送至水廠后,經預處理、常規處理和深度處理等全流程工藝,生產出符合新區要求的高品質用水。雄安集團水務公司段會濤介紹,雄安新區的飲用水水質標准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隨著安置回遷和城市人口導入,雄安集團逐步承擔了水、氣、熱、交通、環衛等大部分城市運營任務。聚焦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服務水平,集團努力通過更優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服務,構建城市新功能,打造整潔有序、精致細膩的城市形象。
每天清晨,70余輛環衛車從容東片區環衛設施北停車場出發,執行洗掃、垃圾收運等任務。而在辦公室裡,雄安新區智慧環衛平台的大屏幕上,每輛車的行駛軌跡、作業情況都能清楚顯示。
“遇到雨雪天氣,可以通過智慧平台查看哪裡車流量大,便於及時調配清掃車輛。”雄安集團生態建設公司哈曉亮介紹,他們創新應用智慧環衛調度系統,實現對作業車輛和人員的精准管理。
在雄安坐公交,乘客都感覺方便、舒適、智能、快捷。對標國內一線城市公交服務水平,雄安新區採用現代化公交企業管理模式,應用國內最先進的智能化管理平台,實現了智能調度、精細標准、創新管理。
街邊公園裡,“大煙囪”冒出淡淡白煙。“這是我們的隱藏式能源站,和周邊街景融為一體,使用的是天然氣和地熱能,每一縷熱氣都清潔綠色。”雄安集團智慧能源公司張義超介紹,通過“地熱+多種清潔能源”,為新區群眾提供綠色可靠的供能保障。
下了班,去哪裡放鬆?容東華望城的樊登書店、設施齊備的雄安容東綜合運動館都是好選擇。在書店裡看書、喝咖啡、玩劇本殺,在運動館裡打羽毛球、滑冰、體能訓練……百姓直呼,雄安越來越“city”了!
街邊隨處可見的直飲水、建在林蔭下的停車場、家門口的小型足球場……從小切口入手,雄安集團傾心打造各種“妙不可言”的創新場景,為企業和人才提供宜居、宜業、宜游的發展環境,滿足人們多元化、個性化、高品質的公共服務需求。
9月14日,由雄安集團城市發展公司開發建設的華序府項目舉辦集中選房簽約儀式,此次集中選房簽約房源共計368套,是新區首批政府產權保障性租賃住房,戶型涵蓋一至四居室,均為精裝拎包入住。以滿足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轉移人員的多元化住房需求為導向,雄安集團為疏解項目落地提供堅實的支撐,致力於打造“租購並舉”“職住平衡”的宜居環境。
在雄安,人民生活品質的節節升高看得見、摸得著。今年以來,雄安集團公共服務公司運營的雄安白塔幼兒園、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雄安健康管理中心正式開業﹔成立雄安新區政策保障性住房專業運營公司,“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多層次住房產品受到市場青睞﹔分層次、分業態打造社區鄰裡商業、特色商街及城市商業中心,商業設施出租率達63.4%。
集成管理讓城市更智慧
在新區建設發展中,一個突出創新點就是將雄安集團作為新型城市運營服務商,探索用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的模式來進行城市運營管理。
截至2024年初,雄安集團相繼成立了城市發展、基礎建設、生態建設、數字城市、公共服務、雄商、規劃院、水務、智慧能源、人力、優採等12家全資和控股二級公司,業務分布開發建設、城市運營、金融服務、產業投資等四大領域。
“很多城市病不是因為路不夠寬、設施不夠好,而是因為它不同功能之間脫節,各管各的。而在新區,雄安集團作為具有特殊功能的市場化主體,以一種相對集成的企業化管理模式,由傳統城市的‘九龍治水’轉變為‘統一作戰’,能夠統籌調度各種資源實現最有效率的配置,以更低的綜合成本提供更好的城市服務。”中國雄安集團戰略發展部部長、投資管理公司總經理周瑜說。
走進雄安城市計算中心,藍色屏幕上,海量數據不斷涌入,“雲上雄安”在眼前鋪展。“依托雄安數字孿生城市建設,我們打破傳統城市管理‘系統林立’的局面,有效銜接、聯動不同的組織體系和運營條線,形成高效的閉環管理並不斷迭代優化,真正踐行了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理念。”周瑜說。
“以前防汛,水漲到哪裡,需要靠人工巡查、電話詢問,現在有了防汛視頻指揮調度系統,我們可以更准確、更快速地掌握現場情況。”在汛期,雄安集團防汛辦值班人員通過數字化防汛指揮調度平台,可對易積水區域及道路交通情況實時查看。
在雄安,城市正在變得越來越智慧。
獨居老人在家,不慎跌倒或突發疾病怎麼辦?隨著雄安新區智慧城市的建設,“多表集抄”系統已經在容東片區落地。進入容東城市運營管理中心綜合管理平台,居民的用水、用氣數據都能實時得到採集。
“獨居老人如果超過4個小時沒有用水,系統會自動生成預警事件,隨后派單到社區,查看獨居老人是否需要幫助。”雄安集團數字城市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系統的應用讓社區工作人員如同擁有了“千裡眼”“順風耳”。
“雄安一卡通”是以“一卡多能、應用集成、便民高效”為建設理念,打造的民生應用平台。現發卡量超32萬張,實現在政務、人社、醫療、交通、文化、旅游、補貼發放等場景對接,打造“一卡通城、跨城互通”的服務網絡。
打造高水平疏解發展的優選平台
打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是設立雄安新區的初心。
作為新區開發建設的主要載體和運作平台,雄安集團無疑在服務疏解的大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當前,雄安集團聚焦招會引展、招才引智、招商引資,把每一次來訪參觀和會展活動打造成為推介雄安的最美窗口,加快集聚現代化城市建設發展要素,打造高水平疏解發展的最優平台。
三招三引,營造高質量創投產業生態
近日,“千企雄安行”2024雄安新區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創新發展大會暨重點項目簽約活動在雄安舉辦,發起成立雄安中關村低空經濟產業聯盟,展示低空經濟創新應用成果。這意味著低空領域的重要產業、領軍企業和相關各產業體系開始匯聚雄安。
“千企雄安行”是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聯合雄安集團、中關村發展集團共同打造的系列品牌活動,組織創新型企業走進雄安,了解新區規劃、建設情況和產業政策,促成創新主體與雄安之間的“雙向奔赴”。從去年9月至今,雄安共邀請高成長性科創型企業深入新區考察,累計對接企業6200余家,聚集115家創新型企業。
9月19日至20日,第四期雄安創投工坊·開放日暨中科創星硬科技探索計劃雄安行活動在雄安索菲特酒店和雄安中關村科技園舉辦。旨在進一步廣泛吸引、聚集國內外創新力量和資本參與新區建設。
充分發揮“以投促引”帶動作用,雄安集團投資管理公司打造“雄安創投工坊”,搭建“服務·資本·場景”賦能工作機制,營造高質量創投產業生態,今年截至目前已成功舉辦4期,吸引深創投、越秀基金、真格基金、中科創星等100余家投資機構以及100余家科創企業匯聚雄安。
人才是第一資源,河北雄安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可為企業機構和人才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務。雄安人才發展集團吳冰欣說,產業園以助力人才在雄安“放下行囊、成就夢想”為己任,創新開展雄才卡申辦、關鍵人才專項服務、就業創業幫辦等多項定制化業務,目前已為雄安新區政府、央國企等單位招才引智超千人。
聚焦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雄安集團加快推進“三招三引”,展現產業集聚、展會雲集的高質量疏解發展場景。他們堅持以會聚人、以會賦能、以會招商、以會促盟、以會擴圈,高質量承辦百所高校、百家科研院所、千家企業系列“雄安行”等活動,累計接待78萬余人次﹔成功承辦“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宣介會等會展活動800余場,招引人次超34萬。
產業聚集,“上下樓”成為“上下游”
不久前舉行的2024雄安新區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交流活動上,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人工智能大廈正式啟用,成為人工智能產業落地雄安新區的重要載體。百度智能雲人工智能數據標注項目、浪潮智慧城市山東匯頤公司等多家人工智能企業、項目在活動現場完成了意向入駐的簽約。
一杯咖啡激發“頭腦風暴”,幾番對話解答諸多疑惑……走進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創新場景層出不窮。科技園運營一年多來,已成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聚集高端高新產業的重要載體。
便利的交通、完善的配套,是北京賽瑞斯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雄安分公司入駐華望城豐華谷產業園區的重要因素。“過去在老縣城辦公時,和很多合作伙伴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見面得花很長時間。現在,這棟樓裡就有我們的多家合作伙伴。”公司總經理范志勇說,“上下樓”成為“上下游”,讓產業集群發展效應凸顯。
8月29日,由雄安新區未來健康傳播中心主辦的健康中國傳播大廈集中簽約儀式暨健康中國創新傳播共同體成立儀式在雄安舉辦。首批16家健康傳播、生物醫藥、大健康機構及企業簽約入駐健康中國傳播大廈,共同探索健康產業領域新質生產力。
一棟樓就是一條產業鏈。雄安集團通過導入疏解單位和創新資源,做大做強空天信息大廈、智能網聯大廈、軟件(鴻蒙)大廈等主題樓宇,新增設計中心大廈、健康中國傳播大廈,推動入駐企業申報獎補超438萬元。
不斷優化的平台載體,讓產業要素加快集聚。華望城、商務服務中心等產業載體累計簽約企業218家,中關村科技園一期入駐率近90%,二期載體順利簽約,正式運營。2023年實現5家央企新區注冊,2024年實現1家實質化運營。
壯大國資國企,探索長期穩定投融資機制
探索運用市場化的辦法籌措建設資金,是雄安新區從設立起一直努力的方向。
堅持以財政和雄安集團雙輪驅動,雄安新區積極創新投融資管理體制,推動資源、資產、資本、資金“四資”循環,初步形成了“政府統籌、市場運作、多元籌措”的長期穩定投融資機制。
作為雄安新區開發建設的主要載體和運作平台,中國雄安集團按照“投資、融資、開發、建設、經營”五位一體運行模式,圍繞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布局開發建設、城市運營、金融服務、產業投資四類業務。
初秋時節,雄安國貿中心項目施工現場一片繁忙。國貿中心是雄安新區的城市地標項目,也是啟動區建設的首個TOD商業綜合體。
“國貿中心項目是通過‘投建運一體化’模式,公開挂牌轉讓雄商置業公司30%股權,引入中國五冶等3家合作單位聯合參與項目投資、建設、運營。”雄安集團財務融資部部長杜江說,這樣既可以聚集社會資本參與新區建設,又能增強資產運營能力,提升項目收益水平,降低投資風險。
緊緊圍繞壯大國資國企、打造新型城市運營服務商,雄安集團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升運營管理綜合水平,助力新區完善“整合資產—市場化融資—產業培育—資產增值”城市投資建設運營機制。
“我們持續加強融資能力建設,構建了‘品種多樣、成本適當、期限合理、風險可控’的長期穩定資金籌措機制。”杜江介紹,他們堅持拓寬融資渠道,今年4月成功發行集團首期5億元企業債,累計完成商服中心、京雄快線、東西軸線、國貿中心等50余個重點建設項目融資方案落地,保障融資需求超900億元。
最近,雄安新區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成功完成首個院士項目投資協議簽約,投資金額超億元。這筆基金將用於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華明院士團隊,助其在雄安新區設立大型金屬構件增材制造國家工程實驗室創新中心及成果產業化基地。
精心謀劃資產注入,抓好基金運作,雄安集團基金公司成功推動10億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基金、10億科技創新成長股權投資基金、4億科技創新天使基金、2億科技創新種子基金,初步形成“投早、投小、投科技”基金群。
雄安集團加強與在京央企的對接,通過政策支持、場景開放等措施招引央企落地雄安,今年以來已招引3家新注冊央企三級公司,協助12家已落地央企實現實質化運營。
新時代,新城市,新理念。雄安集團加快集聚各類要素,助力新區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扎實推進,高質量建設欣欣向榮,高水平管理齊頭並進,高質量疏解發展積厚成勢。如今,雄安的城市綜合功能、綜合服務功能、公共服務功能、商業服務功能逐步完善,現代化管理體系基本成型,一座“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未來之城正闊步走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