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三函”審批制度助力項目建設加速跑
雄安新區首創“建設工程施工許可”制度,實現“拿地即開工”
“一會三函”審批制度助力項目建設加速跑
11月14日,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投資建設項目服務區綜合受理窗口,雄安新區建設和交通管理局工作人員張雅然(右)為辦事群眾解疑答惑。 本報記者 劉光昱攝
日前,雄安新區啟動區中谷甲1號,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有限公司雄安總部項目(以下簡稱“中國礦產項目”)施工現場設備轟鳴、車輛穿梭,主體工程施工正在有序推進。
幾公裡外,容東片區朗潤路一棟商業樓宇內,中礦金石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小東回憶起中國礦產項目從准備辦理相關手續,到4月8日土護降工程順利開工建設的過程,不禁為雄安審批服務的加速度點贊。
作為中國礦產旗下全資子公司,中礦金石實業有限公司去年7月在雄安新區注冊成立。隨后,為中國礦產項目的開工建設開展准備工作——
今年1月10日項目取得前期工作函﹔4月3日完成施工准備函審批,4月8日土護降工程開工﹔5月18日取得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函。
通常,一個建設工程項目的施工分為多個階段。過去,建設工程各階段准備工作全部成熟后,再進行整體報建,環節多、時間長、流程慢。“拿了土地后,遲遲開不了工,無形中增加了企業成本。”劉小東說。在雄安,得益於“一會三函”審批制度的實施,加速實現了項目開工,為中國礦產項目主體工程施工節約了至少三個月的時間。
雄安新區建設和交通管理局副局長楊申武介紹,“一會三函”即召開會議集體審議決策,取得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函、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函、施工意見登記函。通過“一會三函”審批,項目即可開工建設。
推進“一會三函”審批是新區建設項目投資審批制度改革的重點。這一審批模式讓建設項目開工審批環節由數十個減少為4個,項目制度性成本大大下降。目前,政府投資審批類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已壓縮至12個工作日。
與時間賽跑,讓項目提速。雄安新區的審批服務加速度,給劉小東留下深刻印象。
“能否及時辦理施工准備函,實現合規開工,是當時項目團隊面臨的一大問題。”劉小東說,4月2日,他們向雄安新區建設和交通管理局提交了前期工作函、土護降圖紙等相關資料,工作人員連夜受理。4月3日即完成了施工准備函的審批,順利保証了4月8日護降工程開工。7月15日,項目的土護降施工已經基本完工。這期間,中礦金石實業有限公司有充足的時間對設計方案進行優化打磨,對整體工程的施工總設計進行細化統籌,同時開展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函的辦理工作。
在劉小東看來,“一會三函”審批制度相當於把施工項目的相關審批手續辦理化整為零,讓項目建設實現了“小步快跑”。
為了不斷優化審批流程,縮減合並企業報件材料,助力雄安新區疏解項目早日開工建設、運營發展,今年上半年,雄安新區制定發布《雄安新區建設工程施工許可管理暫行辦法》,首創“建設工程施工許可”制度,在全國率先實現對房建、市政、水利、公路、水運、園林等工程施工許可的扎口管理。按照“宜函則函、宜証則証、函証結合”原則,形成施工准備函、施工意見登記函、施工許可証並行辦理的施工許可“雄安模式”。
楊申武介紹,為實現“拿地即開工”,房屋建筑工程和土方作業量大的市政工程可先行招標土護降工程,領取施工准備函后即可開工建設﹔建設項目取得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函的,可先行申領施工意見登記函開工建設,待取得工程規劃許可証后換領施工許可証﹔建設項目滿足領取工程規劃許可証條件的,可直接申領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証。
變被動監管為主動服務,在雄安,工程建設質安監手續辦理實行承諾制,避免了企業多頭跑辦問題。建設單位申辦施工許可時,隻需承諾一個月內補齊質安監備案材料,即可同步獲得《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告知書》《建設工程安全監督告知書》和《人防工程質量監督告知書》。建設工程施工許可信息同步推送至質量和安全監督機構,該機構工作人員即上門開展質量安全監督服務。
採訪中,有建設項目負責人表示,雄安新區的各種創新模式讓企業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便利。相關部門在建設項目投資審批各個流程上的全流程便捷服務,讓企業能夠將更多時間投入到工程實體質量和施工安全工作中。
事實上,雄安新區施工許可不僅在制度上創新突破,同時發揮“審改”和“數改”融合成效,在施工許可審批系統植入多項AI模型,目前已經實現線上機器人輔助在線審批、制証,未來有望實現施工許可“機辦”和“秒辦”。
目前,雄安新區不斷健全以雄安特色“一會三函”為核心的行政審批制度,創設分階段(分段)申辦施工許可制度,打破整體辦理建設工程施工許可的傳統思維,使房屋建筑工程可按照土護降、樁基礎、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四個階段分別或組合申辦施工許可,有效助推項目早開工﹔探索“水電氣熱網”聯合報裝雄安模式,全面精簡審批事項﹔深化法定許可和“一會三函”並聯運行高效審批機制,拓展和完善招投標“雙盲”評審改革等有效機制,創新項目審批制度,實現項目高效落地。(記者曹錚、郝金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