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雄安網

春到雄安萬象新

2025年04月01日08:46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春到雄安萬象新

3月25日無人機拍攝的雄安新區容東片區。本報記者 劉光昱攝

3月25日無人機拍攝的雄安新區容東片區。本報記者 劉光昱攝

春風起,春水生,春林盛。沐浴在明媚春光裡的雄安新區生機盎然。

一棟棟樓宇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一個個創新故事如競發的草木活力滿滿,一座座塔吊宛若“工筆”旋轉揮舞,一位位“新雄安人”如春燕啄新泥般逐夢筑夢,一張張笑臉似春風裡的花朵洋溢著舒心與幸福……

八載春風度雄安,千年大計展新顏。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決策、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八年來,雄安新區從無到有、從藍圖到實景,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河北堅決扛起主體責任,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穩扎穩打,善作善成,高標准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努力建設創新之城、魅力之城、未來之城。

一個起筆於春天的故事,蘊含著春的希望與夢想、春的勃發與繁茂、春的溫暖與和諧。打開這幅“雄安春色圖”,我們一起感受醉人的春意、成長的脈動。

疏解新速度 日新又新之春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這是建設雄安新區的初心和使命。推動雄安新區高質量建設和發展,就要牽住這個“牛鼻子”。

2024年10月14日,雄安新區啟動區雁翎大街,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辦公樓正式投入使用,這家從事衛星互聯網設計建設運營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成為第一家在雄安新區運行的央企總部。

高質量疏解加力提速,新區作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的作用進一步顯現。

中國中化、中國華能總部大樓內部正在精裝修,中國礦產總部項目主體結構開工﹔首批4所疏解高校雄安校區和北大人民醫院雄安院區項目加快建設﹔第二批疏解高校、醫院、央企項目基本確定選址﹔央企在新區設立各類機構累計超過300家,一批市場化疏解項目有序推進,非首都功能向外疏解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高質量疏解,需要高質量的疏解服務。

近日,雄安新區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來到昆侖數智(雄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送來了《雄安疏解服務通》手冊。青色封面、雄安大牌樓等標志性建筑圖案,給人清新典雅之感。掃一掃手冊上的二維碼,公司銷售總監李棟順手申領了“雄才卡”。

落細落實中央一攬子特殊支持政策。已建立京籍疏解人員子女在雄安新區就學及回京就學保障機制,實現疏解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醫保待遇、住房公積金待遇不低於北京同期水平。

擦亮特色疏解服務“金字招牌”。雄安新區為落戶企業提供土地供應、稅收減免等專項支持,並設立“央企疏解服務專班”,實現企業注冊、規劃審批等事項“一窗通辦”。

升降的塔吊、轟鳴的機械奏響春日雄安的奮進曲。疏解高校、院所、企業聯合開展科研攻關,燃動新區創新引擎。隨著“功能”要素加快匯聚,雄安新區承接疏解不斷突破。

春,是日新又新的無邊光景。曾經,人們驚嘆於大廈建設的“7天‘長高’一層”﹔如今,人們相信,越來越多的疏解單位會像中國中化大廈造型的“金蘆葦”一樣,在雄安生根抽穗。

創新新場景 萬物競逐之春

到過雄安的人,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這裡的空氣中,飄揚著一種創新的“味道”。

“上下游就在上下樓”的樓宇經濟,創造著新的產業鏈﹔中關村咖啡廳裡的頭腦風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雄才十六條”敞開懷抱,盛邀四方之才“放下行囊,成就夢想”……它們共同營造著,也一起散發著“創新的味道”,吸引各種高端創新要素匯聚而來,合力打造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沃土。

雄安首個創新主鏈條形成了。

今年1月,北京藍箭鴻擎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史耀中多了一重身份:藍箭鴻擎(雄安)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擎科技”)總經理。鴻擎科技是國內唯一全產業鏈星箭協同衛星組網解決方案商。布局“空天”,聚“星”成鏈。以中國星網等央企為龍頭,成立運行中國空天信息和衛星互聯網創新聯盟,58家空天信息企業匯成雄安第一個創新主鏈條。加速聚集的空天信息產業集群,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發力點。

場景匯成為雄安以創新思維進行創新的標識性IP。

2024年底,第二屆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系列大賽啟動,新增空天信息、低空交通等5項大賽,優化整合6項賽事,形成11個專業大賽。場景驅動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打法”。在去年首屆場景匯上,涌現出“北斗+室分”等一批原創性、首創性領先技術。人們相信,第二屆一定會更精彩,通過這個科技、產業、金融緊密結合的對接平台,更多國內外領先技術將在雄安迭代升級、孵化轉化產業化。

科創“頂流”處處活躍。

在雄安科創中心中試基地的廠房,3D打印的大型金屬增材部件將在這裡誕生。站在產品背后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華明核心技術團隊。完善的科技創新機制、大力度的支持政策、貼心高效的服務舉措,雄安新區以其獨特的要素資源和創新環境,為科創“頂流”充分施展才干提供廣闊的舞台。僅2024年,已有170余名院士走進雄安,17個院士領銜項目在雄安落地。

“三座城”在這裡共同生長。

這個春天,DeepSeek系列大模型接入雄安城市計算中心。科技賦能讓“城市大腦”不斷擴容,一場悄然興起的科技革新正在升級這座城市的治理方式。過路口不“卡頓”,抬頭不見“空中蜘蛛網”,低頭不見“馬路拉鏈”……地上一座城令人向往,地下一座城別有洞天,雲上一座城孿生共長,雄安“三座城”自帶智慧基因,是對未來城市的全新探索。

2024年末,我省常住人口數據實現從長期淨流出到淨流入2萬人的轉變。其中,雄安新區常住人口淨流入佔31.1%,居首位。

越來越多的人才和企業用腳投票雄安。在這片水豐草美的創新沃野上,“獨角獸”梅卡曼德自由騰躍、“院士矩陣”群星璀璨,就像春天裡的萬物競逐,每一個創新夢想,在這裡都有機會閃閃發光。

生態新畫卷 和諧共生之春

給你一支丹青妙筆,該怎樣去描繪雄安的春天?

雄安的春天,不只是白洋澱的澱闊水清,還有魚游淺底、百鳥翔集。

河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萬師強的手機相冊裡,有一則“鳥浪”視頻:冬日的白洋澱,蘆葦金黃、湖面如鏡。傍晚時分,隨著陣陣鳴叫聲,萬鳥齊飛,不斷變換著隊形,在空中形成“鳥浪”壯觀景象。

動物是環境最靈敏的“試紙”,是生態系統的“環評師”。八年來,雄安堅持補水、治污、防洪一體推進,白洋澱水質連續四年保持在Ⅲ類標准,水位穩定在7米左右,穩居全國良好湖泊行列。白洋澱野生鳥類增至295種,較雄安新區設立前增加了89種,曾一度被認為在中國絕跡的彩鹮組團現身。“荷塘葦海、鳥類天堂”勝景再現,鋪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雄安的春天,不只是“千年秀林”的郁郁蔥蔥,還有它與雄安一起生長的年輪。

欒樹、國槐、山桃、白皮鬆、白蠟……“千年秀林”裡的樹木迎風吐綠,即將舒展成無邊的綠色海洋。

雄安新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構建“一澱、三帶、九片、多廊”的生態空間格局。“千年秀林”草木蔥蘢,藍綠空間佔比穩定在70%,森林覆蓋率由新區設立前的11%提高到35%。3公裡進森林、1公裡進林帶、300米進公園正在變為現實,“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生態畫卷美麗動人。

雄安的春天,不只是人在綠中詩意棲居,還有綠色扎根心間的執著。

今年50歲的韓戰橋,是安新縣同口小學的教師,多年來,他堅持利用課余時間到白洋澱邊巡護、救助野生鳥類。因為愛鳥、護鳥,他被人們親切地稱呼為“鳥叔”。韓戰橋不僅在課堂上宣講愛鳥護鳥知識,還經常帶著孩子們到戶外觀測野生鳥類。

雄安新區拔節生長的底色,是綠色。這個“綠”,不僅是目力所及的自然界之綠,更是人心底裡對綠的珍視和愛護。越來越多的人自發加入了愛鳥護鳥的行列,這支志願者隊伍超過了2000人,成為守護白洋澱的一支強大力量。

綠色發展理念播撒進了雄安人的心裡,人們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著這裡的生態環境。

幸福新生活 和煦溫暖之春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宏偉篇章的最終落點,是人民群眾生活中觸手可及的溫熱。

截至目前,雄安新區已安置回遷群眾近20萬人,他們在這裡住得穩、過得安、有奔頭。

幾乎每天上午,回遷居民劉炳輝、袁玉新都會在南文營社區活動室碰面。“真方便!出門就是菜店、藥房,不想做飯了就到社區食堂吃。”老哥倆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從衣食住行到文體教衛,步行15分鐘范圍內,幼兒園、便利店、社區食堂、養老驛站等設施一應俱全。“15分鐘生活圈”重新定義現代城市生活的幸福尺度。

南文營社區食堂的菜單越來越長,還常常“上新”﹔容西養老驛站裡常年笑聲不斷,老人們在這裡打乒乓球、打牌、下棋、唱歌﹔“容東康寧雄觀書屋”藏書2.3萬余冊,向新區廣大職工和市民免費開放……

建立“1+3+N”三級就業服務體系,一系列幫扶政策讓群眾在家門口找到了新工作。扁平化管理、“一呼聯應”、黨建引領的“大物業”,讓社區生活的急難愁盼問題,有人管、管得好。

對於不斷涌入的“新雄安人”而言,“宜業宜居”體現於每一處以人為本的精雕細刻。

在這裡,“租售同權”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它讓來雄安打拼的人找到一處可以寄托身心的家。承租人隻要提供住房租賃合同備案信息,在子女入學、積分落戶加分項、公積金租房提取等方面的權益都能得到保障。

在這裡,“京雄同城”體現於醫療、教育和政務服務的方方面面。北京四中雄安校區教育集團成立,京津冀74所優質學校與雄安建立合作關系,雄安宣武醫院急診、手術中心、病房陸續啟用,192項京雄政務服務場景、209項京雄資質資格互認事項全面落地。

這裡的夜晚,有寧靜而溫馨的一面:新華書店24小時智慧書房、樊登書店、幾何書店、言幾又·今日閱讀店……每一扇窗都泛著閱讀的光,為向上攀登的人們照亮腳下的路。有熱力澎湃的動感時刻:藝術策展、科技體驗、兒童游樂,商服中心的地下商業環廊打造的消費新場景,處處契合青年群體的需求。去年國慶期間,雄安首屆“X青年藝術節”在這裡啟幕,吸引全國游客125萬人次。

無論哪一個側面,所有的細致,都是為了城市生活的品質。林蔭停車位、小型足球場、直飲水點……雄安新區從細微之處入手雕刻城市,帶給人們“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歸屬感。

春天,生機之季,創造之源。

八年,2900多個日日夜夜。每時每刻,雄安新區都在書寫奇跡、創造歷史。

未來之城日新月異,高標准的規劃藍圖正在變為高質量的城市發展現實畫卷。雄安,在新時代的春天裡拔節生長!(記者蔡曉輝、張博、解麗達)

(責編:方童、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