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雄安網

打造高端高新產業聚集“強磁場”

2025年07月02日09:01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打造高端高新產業聚集“強磁場”

雄安高新區七大創新服務平台正式揭牌

打造高端高新產業聚集“強磁場”

6月15日航拍的雄安高鐵站及中交未來科創城項目。 本報記者 耿 輝攝

6月15日航拍的雄安高鐵站及中交未來科創城項目。 本報記者 耿 輝攝

6月20日,雄安百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生產車間內工作。龐浩然攝

6月20日,雄安百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生產車間內工作。龐浩然攝

6月19日,位於雄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雄安高新區”)的中交未來科創城迎來重要時刻:在雄安高新區高質量發展交流會上,未來科創城軌道智慧交通聯合實驗室、雄安高新區新質生產力創新中心、留學人員創業園、未來科創城產業綜合服務中心、國家級新區發展戰略研究基地、自動駕駛技術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和中交服務雄安創新示范基地七大創新服務平台正式揭牌。全新創新矩陣啟航,將打造高端高新產業聚集的“強磁場”。

將目光聚焦雄安高新區,312棟樓宇拔地而起,43公裡道路暢通無阻,超1000家企業在此扎根……自2023年5月挂牌成立以來,短短一年多時間,這個以雄安高鐵站為中心的站產城融合區,各類高端高新資源要素正在加速集聚。

平台載體“上新”

產業導入有了新模式

軌道智慧交通、新質生產力孵化、留學創業服務、產業綜合服務、自動駕駛研發……在雄安高新區高質量發展交流會上揭牌的七大創新服務平台涵蓋多個前沿領域,形成服務雄安未來發展的創新矩陣。它們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支撐、有機協同的創新聯合體。

尤為令人矚目的,是國家級新區發展戰略研究基地的落成。該基地的落成標志著雄安新區的建設正式接入國家宏觀戰略研究的“最強大腦”。與此同時,8家創新孵化企業、中交集團產業集群項目入駐。

不斷“上新”的創新平台,完善著現代化產業新城的產業導入新模式。

中交未來科創城,是雄安高新區重要的產業綜合載體之一。今年5月底,作為首家入駐雄安高新區的央企二級子公司,中交雄安投資有限公司落戶中交未來科創城。

“中交未來科創城項目總佔地面積約881畝,共有132棟樓,目前已有10棟投入使用,預計2026年底全部交付。”中交雄安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信強介紹,中交未來科創城正加快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現代服務業、智慧交通、高端裝備研發為主,上下游鏈條為支撐的產業導入新模式。

不遠處,雄安科創中心中試基地、中能建新能源生態城……雄安高新區布局建設的重大產業載體,正形成“概念驗証中心+孵化器+加速器+綜合性載體+產業園區”發展鏈條。

在雄安高新區,產業與生活的“零時差切換”也正成為現實。

6月19日,中交未來科創城13號地塊商業配套項目正式開街。魚王(雄安)食品科技公司旗下美食門店、雄安三隻熊洗衣店、保定天正文化傳媒圖文店、安和藥房、熊吃魚生鮮會員店、雄記果蔬鋪子、觀月茶空間、羅森便利店……“5分鐘生活圈”給產業生態鏈供能,讓人們不出園區就能便捷工作、愉快生活。這裡毗鄰雄安站的區位優勢,能讓京雄通勤者實現“下班即上車,出站即歸家”。

助力成果轉化

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

6月20日,距離雄安站不遠的科創中心中試基地內,雄安百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派繁忙:AGV(自動導引運輸車)智能搬運機器人自動運送零部件,抓取機器人將零部件精准地抓取到生產線上,碼垛機器人將生產好的服務器產品自動碼到包裝線上,進行封箱和打標……

“機器人的應用使我們的生產效率提升了2倍以上。我們正在機器人的輔助下,全力沖刺生產目標。”雄安百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部負責人童軍說。

雄安百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產場景,是中試基地創新實力的一個縮影。中試基地定位為高端高新產業加速器,是雄安新區科技成果向生產領域轉化的重要通道,在推動區域產學研協同、打通從實驗室到市場應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據了解,中試基地規劃建設有三期,其中一期已建成並投入使用,二期、三期正在建設中。一期項目引入增材制造、芯片信創、人工智能等產業。北京煜鼎增材制造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依托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華明團隊的技術優勢,正在這裡開展國家重大專項科研生產任務﹔芯聯新(河北雄安)科技有限公司正在這裡開展高端光電子器件研發和生產﹔中國移動旗下專業芯片公司芯昇科技,將在這裡圍繞數據中心、衛星通信等,基於RISC-V(一種開放的指令集架構)技術路線開展關鍵技術攻關……中試基地彰顯出雄安高新區強勁的科技創新實力。

距離中試基地不到3公裡的雄安高新區管委會大廈,同樣煥發出蓬勃的科技創新活力——設在這裡的高新區新質生產力創新孵化器,佔地面積約1.2萬平方米,自去年11月運營以來,已有39家企業簽訂入孵協議。

雄安安算技術有限公司是入駐該孵化器的首家企業。該公司主要研發生產基於自研RISC-V架構的安全芯片SPU(服務處理單元)、基於RISC-V的高算力大模型一體機等高技術產品。“孵化器為我們提供孵化辦公、投融資對接等服務。我們還跟鄰居們進行技術交流,推動研發進程進一步提速。”雄安安算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張鵬說。

從中試基地如火如荼的智能化生產場景,到高新區創新孵化器內技術碰撞的濃厚氛圍,雄安高新區正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目前,雄安高新區已有高新技術企業39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6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新質生產力的種子正在這片創新沃土中加速破土、生長、成林。

優化營商環境

厚植企業茁壯成長的沃土

“水電免費、空間免費,辦公設備都給准備齊全了!”6月20日,在高新區新質生產力創新孵化器內,雄安龍翼博翔航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翼博翔公司”)總經理王鯤鵬指著辦公區說。

去年11月,龍翼博翔公司從北京疏解到雄安高新區。在辦理遷移和注冊時,雄安高新區工作人員全程幫辦,企業僅在網絡上提交了相關資料,就完成了新公司注冊。入駐雄安高新區新質生產力創新孵化器后,不僅辦公設備齊全、水電和空間免費,高新區工作人員還經常主動上門走訪了解企業需求,向企業講解產業支持政策、新區人才政策等,為企業對接合作伙伴,幫企業招聘人才。

自設立以來,雄安高新區便把營商環境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緊緊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零障礙辦好每件事”,堅持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常態化開展“大走訪”,在精細化服務上狠下功夫,用優質的營商環境為企業創新發展賦能。

營商環境的優化,不斷增強著企業未來發展的信心。

在良好的營商環境下,龍翼博翔公司不僅成功研發出新產品,而且業務規模越來越大。前段時間,該公司在雄安高新區低空經濟產業園競拍了一塊面積4萬多平方米的土地,計劃打造研發中心、展示中心和制造基地。

“得知我們競拍土地后,高新區工作人員上門介紹新區創新實施的‘一會三函’制度。”王鯤鵬說,該制度使得建設項目從前期立項到開工建設的審批環節由30多項精簡為4項主要環節。

在雄安高新區,還有許多企業像龍翼博翔公司一樣,在良好的營商環境中茁壯成長。數據顯示,雄安高新區2024年開展政策宣傳、調查研究、現場辦公5600余次,為企業和群眾解決實際困難1500余項﹔12345熱線接通率、服務滿意率、回復率均逾99%。營商環境的溫度,真正轉化為企業的滿意度和創新活力。(記者康曉博)

(責編:方童、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