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阅读:传承“北学”历史文脉 擦亮雄安新区文化名片

传承“北学”历史文脉 擦亮雄安新区文化名片

2020年11月17日11:07  来源:河北日报
原标题:传承“北学”历史文脉 擦亮新区文化名片

“‘容城三贤’刘因、杨继盛、孙奇逢是‘北学’代表人物,其思想、学养、处世之道可以说一脉相承。”在日前举行的“北学·容城三贤学术研讨会”上,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北学研究院院长康振海称,他们身上展现出的慷慨悲歌、重信尚义、笃信好学的品格,是雄安文脉和燕赵文化精神内涵的重要体现。

雄安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雄安新区是历史上的“北学”重镇,发掘“北学”思想,对于传承雄安新区历史文脉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北学”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机组成部分,深入挖掘其鲜活内涵和个性魅力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动力。

11月13日9时30分,天气晴好,暖意融融,公祭明代匡国之臣杨继盛殉国465周年典礼在容城县老礼堂举行。容城县八于乡北河照村是“容城三贤”之一杨继盛的故里,杨继盛故里祠已经被列为雄安乡愁点,祠堂立柱上,他的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正是他铁骨铮铮的写照。该村将会被征迁,近来一有空,杨继盛十五代孙杨同全就到这里来默默凭吊先人。“杨继盛公一生忠勇刚强,我们后人能做的就是传承他的精神,在新时代作出应有的贡献,才能不辱先人。”

“杨继盛忧国忧民,嫉恶如仇,慷慨许国,名留青史,其抗击奸雄、鼎镬不避的乾坤正气,为世人景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立志表示,“容城三贤”激励民心的文化与精神能量不可低估,应加大挖掘其事迹的力度,传承其精神,赋予雄安这座未来之城以人文之光。

雄安新区设立以来,“容城三贤”文化得到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以杨继盛事迹为题材的两部新编历史剧被推上舞台,两部长篇历史小说《长河悲歌》《铁肩诤骨杨继盛》先后出版。2019年,制作完成了120余米长的杨继盛诗文手迹书法绘画长卷《旌忠宝笈》。

“刘因是理学北传的代表人物,孙奇逢为北学巨擘,他们都拒征为官,气节彪炳史册。”有关学者表示。近日,结合“‘容城三贤’文化入校园活动”,三贤文化研究会将在网络媒体上推出长篇历史评书《杨继盛史话》,有关刘因、孙奇逢的有声故事,也已编写完成。

“雄安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人杰地灵,历经沧桑的千古文脉,积淀了慷慨悲壮的边关文化、重诺尚信的诚义文化、丰富绚丽的民俗文化、爱国自强的红色文化,组成雄安文化的历史本底。”省政府参事室特聘研究员、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梁勇表示,雄安新区的历史遗存丰富,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活化利用,为千年大计的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雄安新区传承悠久、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中,“容城三贤”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化IP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思想大家、学界泰斗。新区将挖掘古老的“北学·容城三贤”思想,擦亮新区及“容城三贤”文化品牌,弘扬雄安新区优秀传统文化,为新区文化建设发展加油助力。 (记者 张伟亚)

(责编:王红、施云娟)

排行榜一天一周一月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顶部

关闭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