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系說雄安

高標准高質量建設 打造高品質生活空間(來自新時代改革開放一線·現場評論)

  【一線見聞】 建設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把智能、綠色、創新打造成為雄安新區的亮麗名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高標准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 走進雄安,遇見未來。

雄安新區:讓高品質生活用水走進千家萬戶

ca3e97385ea85f599dba692d1bd7829

  雄安新區居民的生活用水從哪裡來?水質如何?如何保障用水安全? 解答這些問題,先要從“源頭”說起。 雄安新區的生活用水源自湖北省、河南省交界處的丹江口水庫,那裡是國家一級水源保護區,經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一池清水”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華北大地。 跨越將近一千公裡,這些水通過天津干渠送往雄安新區各個供水廠,其中規模最大的供水廠就是位於大河片區以南的雄安新區起步區1#供水廠,這也是雄安新區首個新建淨水廠。

院士“扎堆”到訪雄安,傳遞出哪些信息?

11132271723423769_

  幾天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王曉東,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邵峰,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副校長宋保亮等多位頂尖專家來到雄安新區,同雄安新區主要領導進行了工作座談。 王曉東、邵峰、宋保亮等院士與雄安新區主要領導舉行工作座談。劉向陽攝 座談中,這些專家表示,他們將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依托雄安新區良好的創新生態和平台載體,充分發揮在現代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優勢,積極參與雄安新區相關領域發展規劃,輸送更多創新人才,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為雄安新區打造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策源地貢獻力量。

水波蕩漾的白洋澱(隨筆)

  小學時,我看連環畫入迷,翻得最多的是《小兵張嘎》,一邊看圖一邊磕磕巴巴地讀文字,“白洋澱”總是讀成“白洋定”。父親糾正我,可我轉頭就忘。那時候,白洋澱在我心中,可真是個迷人的地方。

奮發進取譜新篇 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連日來,各地干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暢談新時代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實踐和偉大成就,認真領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就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的戰略部署,結合實踐謀劃落實舉措。 大家一致表示,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凝心聚力、銳意進取,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 偉大成就凝聚奮進力量 浦江潮涌,東方風來。

雄安低空經濟政策解讀二:“新高地”正在起步

  雄安新區還有機場? 沒錯,這座機場就是由白洋澱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建設運營的雄安鄚州機場,也是目前雄安新區唯一一座通用機場。 雄安鄚州機場已經實現往返北京的常態化飛行服務,從雄安打“飛的”回北京,不再是“想象”。 打“飛的”便是低空經濟的一種具體業態。

“我們一家人都是新區的建設者”(區域協調發展微觀察)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對未來的期待!”早上7點半,中電信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員工賈夢霜從家出發,開車10多分鐘就到了公司。她所在的公司,位於雄安新區啟動區的中國電信智慧城市產業園,這是新區首批3個市場化疏解項目之一,已有600多人進駐辦公。 “來到雄安,離不開兩次選擇。

感受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

  6月27日,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同中共河北省委和雄安新區黨工委共同舉辦的“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雄安的實踐”專題宣介會在雄安新區舉行。來自近40個國家的230余名政黨領導人或代表現場出席會議。宣介會前,與會代表走進雄安新區的城市公園、社區、展廳和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從生態環境、居民生活、城市規劃建設等方面,感受中國式現代化在雄安新區的生動實踐,見証這座“未來之城”的拔節生長。

走在時代前列 領航復興偉業

  沒有一項使命,比引領一個民族實現復興偉業更加光榮。 沒有一項事業,比團結14億多人民奮進現代化征程更加偉大。 中國共產黨是成就偉業最可靠的主心骨,黨的領導直接關系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我是黨員,我在崗位”)

  圖①:趙躍芳(左)在田地裡指導村民育苗。 王紹雲攝 圖②:馬良武(左)對信號機設備進行電壓測試。 文 毅攝 圖③:夏雨(中)和同事研究項目設計方案。

上一頁4 5 6 7 8 下一頁


微信


微博


分享
分享到: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