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構筑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習近平
“當天的場景我一輩子都忘不了。”武漢港務集團原總經理顧強生回憶。
那是2013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武漢新港陽邏集裝箱港區。顧強生說,總書記卷起褲腿,打著雨傘,蹚著積水,了解港口貨物吞吐量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長江流域要加強合作,充分發揮內河航運作用,發展江海聯運,把全流域打造成黃金水道。
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托,在長江沿線干部群眾心中久久回響。
從“推動”“深入推動”到“全面推動”,2016年、2018年、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先后3次主持召開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為長江經濟帶發展領航定向。
在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引下,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宏偉畫卷正鋪展開來。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天色微亮,南洞庭湖資江邊,湖南益陽赫山區蘭溪鎮港灣村的文志強就下水了。
在湘資沅澧4條河流禁漁之后,干了幾十年的老文交出了漁具。不久,鎮裡幫老文他們組建公司,承包了打撈河道漂浮垃圾的業務。
還是這條江,還是這條船。傍晚,文志強的小船回到碼頭。船上滿滿當當,運的是水草和少量垃圾。
2020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流域的332個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此前,各地摸底排查,幫助漁民開始新生活。
江上,捕魚網消失了﹔岸邊,排污的工廠也在清退。
南京的“燕磯夕照”曾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但上世紀80年代起,這裡化工企業扎堆,僅燕子磯東側的北十裡長溝西支流域,便有五六十家,廢水直排入河。南京化工廠退休職工孔玲說:“路過都要捂鼻子。”
如何破解“化工圍江”?南京大力整治,完成燕子磯地區404家企業的關停、搬遷、拆除。北十裡長溝西支流域沿線小化工企業清退、暗涵明溝全線清淤、46個開放段排口全面整治……
水清岸綠,燕子磯重新成為市民的愜意空間。如今,孔玲常在晚上沿河散步,“水清得能看見底,成群的白鷺都飛來了。”
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總書記指出,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2019年1月,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第三次會議向沿江11省市移交163個突出問題,建立問題台賬及工作調度督促機制,並通過暗訪調查,監督曝光相關問題。同年11月的第四次會議,又向沿江11省市移交最新披露的152個生態環境突出問題。
以問題為導向,發現一個、解決一個,推動發現規律性問題,在治理上由表及裡,向縱深推進。2018年初,四川、貴州、雲南共同簽署《赤水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三省出資2億元設立補償基金,建立多省間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以問題為導向,舉一反三,由微入宏,各地發展觀念發生轉變。
兩山夾峙,二水中分,一座島現於江中。10多年前,長江上游最大的江心島——重慶廣陽島,一度被當作別墅開發區,機械開入,山坡削平,植被推倒。廣陽島綠色發展公司員工江偉,當年就曾上島參與工程。
2017年8月3日,廣陽島開發被按下了停止鍵。“重慶市委提出,要與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嚴格對表對標,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重慶市發改委主任董建國說。
2019年4月15日至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要求重慶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
重慶對廣陽島片區作出全新規劃。目睹公司由“開發投資公司”變為“綠色發展公司”,江偉決心留在島上,堅信自己大有可為。
成都天府新區,也有很大變化。2018年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指出“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
如今的興隆湖畔,遠處層巒疊翠,近處碧水如鏡。很難想象,這裡4500畝水面的水質曾為Ⅴ類甚至劣Ⅴ類。近年來,隨著上百公裡的截污干管建成投用、禁養區關閉139家養殖場、鹿溪河生態區投入建設,興隆湖水質現已穩定在Ⅳ類。
好生態成為天府新區的亮麗名片。高耗能、高污染企業概不准入,中心區開發面積隻佔三成,其余全部留給山水林田湖草。在生態高門檻下,世界五百強企業競相入駐。
久久為功,江水為証,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轉折性變化。2020年,長江流域水質優良斷面比例為96.7%,較2016年提升14.4%,干流首次全線達到Ⅱ類水質。
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
“工廠化養魚,比用網箱給力多了!”在比一個足球場還大的養殖車間裡,湖北宜昌宜都市青林寺村村民魯志國在一排排的鱘魚苗池間來回巡看,過幾年,眼前這30余萬條鱘魚便可產出賽過黃金的魚子醬。這裡是中國清江(宜都)鱘魚谷,坐落在長江主要支流清江之畔。
魯志國是最早在清江高壩洲庫區養魚的那批人,網箱一豎便掙錢,但他發現,“水越來越臭,魚病死越來越多。”庫區網箱面積一度近90萬平方米,一些區域水質變成劣Ⅴ類。
“鱘魚之都”宜都率先求變,全面清除網箱,引入專業養殖企業,魯志國也變成了養殖車間副主任。電是太陽能,水是循環水,恆溫恆濕……如今的清江高壩洲庫區,地表水常年保持Ⅱ類水質以上。
清江鱘魚谷負責人季堅義同樣干勁十足。2020年11月底二期項目建成投產,魚池面積增加兩倍,養殖規模達到4000噸,三期項目也正在建設中。今年6月20日,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鱘魚谷工作站在此挂牌,鱘魚谷又迎來一大批專家團隊。
環保的倒逼,讓傳統農業轉型,也助傳統工業企業涅槃。
宜昌興發集團總經理助理陳曉清記得十分清楚,2017年,宜昌市率先啟動對長江沿線1公裡內134家化工企業的關、改、搬、轉。
壯士斷腕。興發集團拆除了靠近長江的22套生產裝置﹔又抓住湖北“萬企萬億技改工程”機遇,投資20億元培育電子化學品和有機硅新材料產業。
“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興發集團宜昌新材料產業園,指出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開發,而是不搞破壞性開發,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陳曉清介紹,興發集團致力於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效益也持續提高,年銷售額由2016年的320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405億元。
“我們是一個大國,在科技創新上要有自己的東西。”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叮囑,被武漢光谷的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庄丹銘記在心。
一根長3米多的光纖預制棒,在高溫下,可變成單根拉絲8500公裡的光纖。庄丹介紹,“長飛自主研發能力提升前,光纖全靠進口,上世紀90年代國外賣給我們的價格是每公裡1000元,如今,我們自己的產品每公裡隻要幾十元。”
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強調努力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
讓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武漢市發改委副主任劉新華站在區域帶動角度展望:“武漢將沿著長江經濟帶,把武漢、鄂州、黃岡、黃石、咸寧連成一片,打造光谷科創大走廊。”他的介紹勾勒出一個更大的背景:沿長江經濟帶,光電產業正在逐漸成形,上海的集成電路,南京、合肥的顯示屏器件,重慶的終端裝備……
最近幾年,武漢、長沙、合肥、南昌四市堅持每年召開“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會商會”,探索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合作共贏。今年7月9日,長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務業發展論壇暨長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務聯盟成立大會在長沙召開,贛鄂湘三省共同簽署了《長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務聯盟合作框架協議》,並對30余家聯盟會員單位進行授牌,長江中游城市群綜合科技服務平台正式啟動上線,全面助力實現跨區域儀器資源共享。
政府推動,市場發力,猶如滔滔長江,百源歸流,終成巨瀾。
上海鬆江G60科創走廊,因滬昆高速得名,更以打通沿線九市高科技產品的上下游產業鏈聞名。疫情襲來,上海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體會到了產業鏈打通的力量。當時口罩告急,他們迅速研發口罩機,2020年春節期間就拿出圖紙,“上下游產業鏈幾乎都在長三角區域,迅速溝通,一個月便投入量產。”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經不斷改進,現在每分鐘可產1000隻口罩。
G60科創走廊九城市的科創板企業眼下達72家,佔全國已上市科創板企業數的1/5。鬆江區委書記程向民認為,G60科創走廊是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暢通國內大循環方面也將發揮重要作用。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發展的3年間,九城市GDP總量佔全國比重從1/16上升到1/15,地方財政收入從1/15上升到1/12﹔市場主體數量從1/18上升到1/16﹔高新技術企業數從1/12上升到1/10。
在新發展格局中找准定位,主動向全球開放市場
三峽大壩,已經完成175米實驗性蓄水的高峽平湖江水齊岸、視野開闊,陽光下,如明鏡般炫目。
三峽大壩見証了“黃金水道”全方位升值:2003年6月至2021年6月,三峽船閘已安全通過91.24萬艘次船舶、16.04億噸貨物、1222.86萬人次旅客。
“現在看來,三峽船閘過壩需求還在不斷增加。”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黨委書記齊俊麟說。
這不僅僅是三峽大壩面臨的挑戰。隨著經濟快速發展,長江沿岸地區廣大干部群眾都在思考,如何讓“黃金水道”更立體、更高效、更環保,活力更充沛?
走進位於重慶兩江新區的果園港,川牌、渝牌的大貨車川流不息,江邊,一艘滿載的貨輪正在停靠,岸機開始滑動。
每天早晨8點,重慶果園件散貨碼頭公司設備管理部經理助理鄭驍便開始在碼頭巡檢。“決不能辜負總書記的囑托!”回憶起5年多前那一幕,34歲的鄭驍說:“總書記來到果園港,叮囑我們要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服務好,為‘一帶一路’建設服務好,為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服務好。”
果園港,如今早已不只是內河港。
向東,順流而下,連接長江經濟帶各港口城市群﹔向西,對接中歐班列(重慶),直通我國西北及中亞、歐洲﹔向南,“水鐵聯運”直通西部陸海新通道。2020年果園港累計發運中歐班列(重慶)210多班,同比增長600%﹔發運陸海新通道班列60多班。
“從船來船走,再到多式聯運,鐵路、航空、高速,港區越來越熱鬧。”到果園港工作5年多,鄭驍眼界越來越開闊。
同樣是“船來船走”,武漢新港管委會主任張林重新詮釋了內河港的涵義。
2020年8月14日20時,“華航漢亞2號”集裝箱班輪起航,從武漢新港陽邏港出發,開往日本。
這標志著2019年11月開通的武漢直達日本的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順利復航,也意味著武漢新港成為長江內河航道上第一個江海聯運的港口。“江海直達,不僅縮短時間,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種海外貿易新渠道。今年可望開通到韓國的直航。”張林說。
今年3月26日,武漢至安慶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完工投用,“暢行鄂贛皖,通達江浙滬”的水上高速路建成,萬噸級船舶可從長江入海口直達武漢。為系統提升干線航道通行能力,武漢新港管委會還投資3億元,研發建造了6艘可裝載1140個集裝箱的新型船舶,最大載重量比原先增一倍,用於武漢至上海的江海直達航線,使運輸成本降低30%,油耗降低20%以上。
2020年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南京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指出沿江省市要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找准各自定位,主動向全球開放市場。
江海橫流,天地廣闊。果園港、武漢新港跳出長江看長江,寧波舟山港則面向大洋看長江。
港口貨物吞吐量世界第一,集裝箱吞吐量全球第三……無論哪個數字,都足以傲人。並且,融入長江經濟帶方面也走在前列:打造最大的鐵礦石中轉碼頭,通過江海聯運,85%進入長江經濟帶﹔在南京、太倉等地開展碼頭合作運營﹔攜手重慶交運集團,開發渝甬海鐵聯運班列……
但在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蔣偉看來,這還遠遠不夠。
2020年3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前往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考察,冒雨察看了碼頭現場集裝箱作業場景。
“總書記要求我們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強港。”蔣偉說,“大,我們足夠大,但在國際航運中心、智慧港口建設、行業標准制定等方面還有努力空間,如何更好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任重道遠。”
陽光燦爛,海風駘蕩。寧波舟山港,22萬噸級的“地中海菲比”號輪正駛離港口,在它的右舷,碼頭上“不忘總書記囑托,打造世界一流強港”的標語格外醒目,在陽光下熠熠閃光……
(本報記者王明峰、崔佳、程遠州、何勇、申琳、方敏參與採寫)
微信
微博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