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奮進路——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紀事③
聚焦“三件大事”,京津冀協同發展實現新突破
今年7月,北京地鐵11號線首列電動客車在位於保定市的河北京車軌道交通車輛裝備有限公司下線,京冀產業協作再結碩果﹔
京雄高速河北段、榮烏高速新線、京德高速一期等三條高速今年5月同步通車運行﹔雄安新區實現與北京市中心城區直達,與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直通,與天津港、黃驊港直連﹔
京張高鐵開通運營近兩年。作為北京冬奧會的重要配套工程,它將冬奧小城崇禮拉入首都1小時通勤圈﹔
……
2014年2月,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國家發展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這一重大決策。7年多來,河北舉全省之力推動協同發展向深度廣度拓展,辦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北京冬奧會籌辦“三件大事”,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牢牢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三大重點領域率先突破
2018年9月,徐利平把商鋪從北京大紅門搬到滄州明珠商貿城,商鋪面積擴大了十多倍。“以前在北京每年賣十幾萬件服裝,去年我們僅在滄州就賣出幾十萬件。”徐利平說。
作為大紅門的疏解承接地,明珠商貿城目前已吸納1萬余戶北京批發商入駐。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牛鼻子”。河北省牢牢扭住這個“牛鼻子”,自覺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
近年來,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始終把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緊緊抓在手上,多次帶隊到北京、天津學習考察,就全面合作、重大問題等進行會商,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
胸懷堅定的目標,邁出堅實的腳步。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向縱深推進,三大率先突破的重點領域捷報頻傳。
——一體化交通網絡“連起來”,“1小時交通圈”越變越大。
“以前從雄安到北京開車大約需要2個小時。京雄城際鐵路開通后,從雄安到大興機場最快隻需19分鐘,到北京西不到1個小時。”對於經常往返京雄通勤的建設者們來說,城際鐵路的開通,使北京和雄安更近了。
7年多來,河北省與京津聯手打通或拓寬對接路32條段、2005公裡,全省鐵路運營裡程、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分別達到7870公裡、8042公裡,均位列全國第二。津保城際、京哈高鐵北京至承德段等建成通車,“軌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協同發展有了堅強的“骨骼系統”。
——生態環境“美起來”,“心肺之患”得到有效治理。
同守一方綠,共護一片天。三地壓減燃煤、煤改電、煤改氣以及“散亂污”企業整治等工作深入開展﹔加強京津冀生態保護協同立法,實施《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永定河、潮白河、灤河等重點跨界河流和流域綜合整治穩步推進……
“十三五”時期,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為44.8微克/立方米,五年來累計下降40%。74個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比例由2016年的40.5%,增加到2020年的66.2%,全面消除劣V類斷面。
——產業協作“串起來”,協同鏈條“聯起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在京津冀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聯動工作機制之下,三地工信部門密切合作,奏響復工復產“協同曲”。
河北省各地聚焦重點產業,建立“點對點”服務協作機制,激活產業鏈,打通供應鏈,分別為北京、天津協調273家、37家配套企業復工復產復鏈。三地產業協同能力得到有力証明。
河北省堅持功能互補、融合互動,推進產業對接協作,理順三地產業發展鏈條。首鋼、現代汽車和懷來、張北大數據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先后落戶,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北京大紅門、動物園等批發市場落戶滄州等地,4萬多商戶入駐,帶動疏解人口近10萬人。7年多來,河北省累計承接京津轉入法人單位近2.8萬個、產業活動單位超萬個。
精准落實“三區一基地”功能定位,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
北京現代滄州工廠車間裡,一排排工業機器人揮舞手臂,焊接、噴涂一氣呵成,平均不到51秒就有一輛汽車下線。
這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河北省承接的單體規模最大的產業協同項目。一輛車,拉來千億元級產業集群。一大批國內外知名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落戶滄州,建成汽車及零部件項目200余個。
加快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范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是黨中央賦予河北的功能定位。河北省精准落實“三區一基地”功能定位,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不斷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深度廣度拓展。
——圍繞打造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活躍對外對內貿易和有效擴大多層次消費。
河北省充分發揮區位、交通、產業等優勢,加強物流樞紐、園區、龍頭企業建設,成功舉辦三屆中國國際物流發展大會,中歐、中亞班列實現常態化運營,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提質增效。
2020年,全省商貿物流產業實現增加值6046億元,佔全省生產總值的16.7%,全社會貨物物流總額躍居全國第9位,佔京津冀地區的40%多,成為繼裝備制造、鋼鐵之后第三大支柱產業,“聯通全球、面向全國、服務京津、帶動周邊、壯大自我”的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圍繞打造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加快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河北省精心培育43個重點產業承接平台,一批批制造業疏解項目落戶河北。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扎實推進,廊坊、張家口已初步形成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產業集群,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永久落戶石家庄。
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在堅定不移去產能的同時,河北省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新型工業化基地,“三二一”的產業格局不斷優化提升。
——圍繞打造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范區,大力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河北省圍繞建設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城鄉融合發展為方向,著力優化城鎮布局結構,積極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持續提高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
高標准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集中力量建設石家庄省會城市,培育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持續推動棚戶區、城鎮老舊小區、城中村等改造,完善鄉村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服務體系,支持遷安、正定、固安、景縣、魏縣等5個國家示范縣城建設……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范區的建設,優化了全省和整個京津冀區域的城鎮空間布局。
——圍繞打造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堅決筑牢首都生態安全屏障。
河北省加快張家口首都“兩區”建設,持續實施“三北”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草還林輪牧、綠色礦山等一系列生態建設工程。作為北京冬奧會張家口核心賽區的崇禮區,森林覆蓋率已從2015年底的52%提高到67%,奧運核心區林木綠化率達到80%,“綠色辦奧”理念已深入人心。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十三五”期間,全省森林覆蓋率由31%提高到35%,森林蓄積量由1.44億立方米增加到1.75億立方米。
改革創新合作的體制機制,不斷增強京津冀協同發展動力和活力
日前,一名6歲女童在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完成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依托北京兒童醫院,保定建起北方最大的兒童造血干細胞移植中心。
“跨省托管”6年來,北京兒童醫院7000多人次專家下沉至保定,幫助保定培養起一支高水平醫護隊伍,接診了一大批疑難病患者。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三地不斷引入市場機制,創新合作方式,大力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一批重點公共服務項目“跨省過河”落地實施。
就近上好學。通過採取教育集團、學校聯盟、結對幫扶、委托管理、開辦分校等方式,河北省各地與京津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合作辦學,有序推動北京市景山學校、北京五中等一批優質京津基礎教育學校在河北省建立分校。河北工業大學、河北大學、燕山大學等河北省高校與北京理工大學、天津工業大學等京津名校建立9個高校聯盟,共享優質教學科研資源。
看病少折騰。推進北京優質醫療資源向河北省延伸布局,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全面托管張家口崇禮區人民醫院,挂牌北醫三院崇禮院區,並成功入圍首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運動創傷)項目。截至今年10月底,京津冀醫學臨床檢驗結果互認機構由2016年的132家增加到485家,互認項目由27項增加到43項,提高了醫療效率、降低了醫療費用。
玩轉京津冀。三地文旅部門共同塑造長城、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品牌,推出“運河水上精品線路”“香河主題精品線路”“京冀經典景點精品線路”等一批旅游精品線路。
更深刻的變化,是思維的改變和體制機制的創新。
——思維定勢打破了。
今年6月26日,北運河廊坊段與通州段同步實現旅游通航,明年有望實現互聯互通,成為京冀兩地深化協同發展、生態共建共享的新亮點。
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勢,2017年初,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廊坊三地簽署《推進通武廊戰略合作發展框架協議》,在產業、交通、生態、人才等領域開展密切協作,種好協同發展“試驗田”。目前,從北京城市副中心開往廊坊北三縣的公交線路達20多條﹔地鐵22號線(平谷線)將成為首條跨越省際的地鐵線﹔通州、廊坊、武清共同成立了10個教育聯盟﹔落戶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三甲醫院已真正輻射到廊坊北三縣,在三地醫保互聯互通方面,正加緊對接。
——管理體制更新了。
2020年10月,中央編辦正式批復同意設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聯合管理委員會,150平方公裡的臨空經濟區,由河北省與北京共建共管。目前,京津冀是全國唯一一個跨省級區域的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中國(河北)自貿試驗區是全國首家跨區域自貿試驗區。
河北省探索實施異地監管,將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作為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延伸監管的醫藥園區,允許北京醫藥企業繼續保留北京藥品批號,解決了外遷醫藥企業重新注冊、跨區監管問題。
——合作模式更活了。
河北機場集團納入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管理﹔保定高新區將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全權委托北京中關村信息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管理運營,營造跨區域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京津冀三地還組建了津冀渤海港口投資公司、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公司,設立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投資基金、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投資基金,主導實施、重點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項目。
改革創新,不斷增強京津冀協同發展動力和活力。7年多來,河北省與京津高校、科研單位等累計共建省級以上創新平台165家,共建京津冀鋼鐵行業節能減排等產業技術創新聯盟95家,實現京津冀高新技術企業整體搬遷資質互認、科技創新券互認互通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十三五”期間,全省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900億元。 (記者李巍)
微信
微博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