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閱讀:瞭望·治國理政紀事丨創造雄安質量

瞭望·治國理政紀事丨創造雄安質量

2021年12月04日16:54  來源:新華社

◆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決策、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傾注了大量心血,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指明了方向

◆ 雄安新區規劃編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關注度最高、動用機構最多、涉及領域最廣、集聚人才最多的一次城市規劃編制。雄安不僅要做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引領者,更要為世界城市轉型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 今年以來雄安新區承接項目步伐加快。中國衛星網絡集團和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兩家央企總部先后在雄安注冊。目前,央企在雄安新區設立分公司、子公司及各類分支機構100余家,中關村科技園等一大批高科技項目正加快落地……

◆ 通過衛星視角俯瞰夜晚的雄安,一道“地上銀河”顯現。2018年至2020年,新區年度衛星夜光總量增長率分別為6.42%、13.37%、52.12%

◆ 為把雄安新區打造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中央深改委第三次會議提出,賦予雄安新區更大改革自主權,在創新發展、城市治理、公共服務等方面先行先試、率先突破,構建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和未來發展方向的制度體系

◆ 中央政府賦予雄安新區財稅金融創新的權力,新的稅收政策、金融試驗試點、對外開放新舉措都可以在新區先行先試

◆ 雄安新區同步規劃“孿生城市”,搭起智慧城市基礎框架。每一棟建筑都是計算好的,運來的材料直接組裝,一厘米鋼筋都不會浪費

◆ 智能共享汽車將成為未來雄安新區智慧出行體系的主導,能極大減少交通駕駛事故,提升交通出行效率,降低車輛排放污染

◆ “雄安的根本意義在於,能夠在中國不沿海不靠邊的地方,打造一個新時代可復制的城市樣板。依靠創新驅動發展,走出一條新路。”

◆ 新區規劃建設中,堅持古樹不挪,古建筑不拆,古牌坊不搬,保持原址不動,讓新城市有老場所,讓老百姓記得住鄉愁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深謀遠慮,著眼黨和國家發展全局,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以規劃建設河北雄安新區為重要突破口,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新模式,打造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極。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決策、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傾注了大量心血,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指明了方向。他強調,要貫徹高質量發展要求,創造“雄安質量”,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成為全國的一個樣板。

河北省委、省政府認真履行主體責任,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全面履行屬地責任,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質量發展雄安新區。目前,雄安新區進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規模開發建設同步推進的關鍵時期。200多個重大項目全力推進,上千台塔吊一起施工,高峰時期20多萬建設者24小時晝夜奮戰……

新時代肩負新使命,新起點瞄准新高度。雄安新區不僅要做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引領者,更要為世界城市轉型發展提供中國方案。一座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城正在悄然崛起,朝著“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典范城市邁進。

未來之城 生息之城

雄安,有著鮮明的新時代印記,城市規劃就是讀懂這座城市的密碼。

這個城市的規劃,一次次擺上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會議桌。習近平總書記也一再諄諄告誡:“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后再開工建設,不要留歷史遺憾。”

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安新縣主持召開座談會時鄭重告誡:雄安新區將是我們留給子孫后代的歷史遺產,必須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准、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理念,努力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要堅持用最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水准規劃設計建設,經得起歷史檢驗。”

2017年4月1日,河北雄安新區設立消息正式對外公布后,規劃編制工作全面推進。河北省積極落實主體責任,成立規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高密度高頻次協調調度各方,抽調精干力量,規劃編制進一步提速。

聚全球之智,匯各方之力。60多位院士、國內外300多支高水平規劃設計團隊、3000多名技術人員夙興夜寐精心編制雄安規劃。可以說,雄安新區規劃編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關注度最高、動用機構最多、涉及領域最廣、集聚人才最多的一次城市規劃編制。

2018年4月,《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向全社會公布,新區建設進入了新階段。在雄安新區規劃展示中心,展板上顯示雄安新區規劃編制確定為“1+4+N”規劃體系,即以《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為統領,雄安新區總體規劃、起步區控制性規劃、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四個綜合性規劃為主體,N個專項規劃作為基礎支撐。

“舉世出眾,生息之城。如一棵大樹,雄安在白洋澱畔茁壯生長……”這是《雄安新區啟動區城市設計意象》動畫視頻的旁白。在這個“生息之城”設計方案中,設計者將雄安新區比作一棵白洋澱邊的大樹,大樹的軀干是這座城市的主體,向四周發散的樹枝上長滿了樹葉和果實……

“雄安的根本意義在於,能夠在中國不沿海不靠邊的地方,打造一個新時代可復制的城市樣板。依靠創新驅動發展,走出一條新路。”中國工程院院士、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副組長鄔賀銓這樣認為。

根據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安排時序,規劃面積1770平方公裡的雄安新區將形成“一主、五輔、多節點”的空間格局,致力於打造全球創新高地,按照國家科技創新基地總體部署,積極布局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國家級創新平台,構建國際一流的創新服務體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積極吸納和集聚創新要素資源,高起點布局高端高新產業﹔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成為帶動京津冀創新發展的引擎,成為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落地的實施平台……

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2021年7月1日攝) 牟宇攝

樣板之城 中國之城

堅守“雄安質量”,是雄安新區的建設理念。

2018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聽取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編制情況的匯報。會議強調,要貫徹高質量發展要求,創造“雄安質量”,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成為全國的一個樣板。

規劃面積38平方公裡的啟動區是雄安新區率先建設區域,也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首要承載地,如今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已全面拉開,到今年底城市框架將初步顯現。到2022年底,“四梁八柱”將全部建成,屆時交通路網骨架成型,直通北京的快速通道將打通,教育、文化、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生態景觀體系基本形成,讓人們看到城市雛形。

先地下、后地上,折射出雄安新區規劃之新、建設之新。記者近日走訪一些項目建設現場發現,地面上見不到變電站、水廠、市政管線等配套設施的“影子”。它們隱藏於地下並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為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探索了寶貴經驗。

蜘蛛網式線纜不見蹤影,告別“馬路拉鏈”現象。水、電、氣、暖、網等市政配套基礎設施管線全都集納在地下綜合管廊中,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實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管理。從開挖第一個基坑開始,就落實了高質量發展要求,並貫穿於項目建設全過程。

雄安新區首個大型城建工程——市民服務中心使用了30多項建筑新技術,在國內民用建筑史上開創了先河。該工程榮獲魯班獎,這讓參與建設的中建三局老員工宋福生感到格外自豪。他1984年曾參加深圳國貿大廈建設,創造了“三天一層樓”的奇跡。從“深圳速度”到“雄安質量”,宋福生是親歷者。

為進一步滿足落地單位和人員住房等生活配套需求,雄安新區按照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功能匹配要求,堅持成片開發、混合開發、融合開發原則,提前部署綜合開發項目。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綜合開發項目集住宅、商業、辦公、科研等各種業態於一體,將為新區現有的和幾年內新引入的企業提供大量承載空間。

隨著大規模建設提速,今年以來雄安新區承接項目步伐加快。中國衛星網絡集團和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兩家央企總部先后在雄安注冊。目前,央企在雄安新區設立分公司、子公司及各類分支機構100余家,中關村科技園等一大批高科技項目正加快落地……

四年多來,雄安新區每一天都在創造歷史。通過衛星視角俯瞰夜晚的雄安,一道“地上銀河”顯現。2018年至2020年,新區年度衛星夜光總量增長率分別為6.42%、13.37%、52.12%。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理念貫徹始終,一個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正逐漸從規劃藍圖變為現實樣板。

雄安新區已落成的建筑,擁有著鮮明的“中國面孔”。站在雄安商務服務中心廣場向北望去,視線掠過白色的大理石地面,經過中央巨大的石質日晷“時間之眼”,便看到一座朱紅牆體、灰色飛檐的建筑。這是新區首個城市建筑群,包括酒店、會議展覽、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等。通過綠色建筑技術的集成與創新,這裡已實現綠建三星標准全覆蓋、局部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引領的目標,項目預計每年可節約用電1100萬度。

新區首個集中建成區——容東片區首批住房近日投入使用,這裡規劃有住宅、商業街、公寓樓、學校、醫院等配套設施。走進南文社區綜合服務站,辦事大廳寬敞整潔,建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圖書室等配套設施。南文社區臨時黨支部書記劉子爽說,從社區服務站到轄區最遠一棟樓的最高層住戶,步行僅需8分鐘。

2021年9月6日,參觀者在2021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上參觀“數聚雄安 智繪未來”雄安展區 梁子棟攝

創新之城 領先之城

建設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是黨中央賦予雄安新區的重大任務。

為把雄安新區打造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中央深改委第三次會議提出,賦予雄安新區更大改革自主權,在創新發展、城市治理、公共服務等方面先行先試、率先突破,構建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和未來發展方向的制度體系。

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長,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國華表示,新區以加快“形成新形象、建設新功能、發展新產業、聚集新人才、構建新機制”為抓手,推動規劃建設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效。

今年7月29日,河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了《河北雄安新區條例》,9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第一部關於支持雄安新區改革創新和建設發展的綜合性法規,填補了雄安新區綜合立法的空白。

該條例首次明確了新區管委會法律地位和管理職權。“這賦予了新區更大自主發展權,有利於破除制約新區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新區改革創新先行先試提供法律支持。”雄安新區黨群工作部部務會成員孫長亮認為。

作為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一環,雄安新區被賦予開放發展先行區的歷史使命,開出了一系列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清單。

——優化管理體制和人才機制。雄安新區實行大部門制和扁平化管理,工作人員實行聘任制和年薪制,全面實行權責清單制度。推出包括高層次人才、產業人才、高技能人才等10個專項計劃在內的“雄才計劃”,建立包括教育、醫療、住房、稅收獎勵等在內的“菜單式”人才待遇政策包。積極推行積分落戶政策,為急需的特殊人才開通落戶直通車。

——完善建設資金籌措機制。新區構建起出讓、劃撥、作價出資(或入股)、租賃或先租后讓、租讓結合的多元化土地利用和土地供應模式。深化財稅金融改革以穩定財源,中央財政通過安排雄安新區建設發展綜合財力補助,統籌安排各類轉移支付資金和加大地方政府長期財務支持力度等方式,長期穩定支持新區建設。中央政府還賦予雄安新區財稅金融創新的權力,新的稅收政策、金融試驗試點、對外開放新舉措都可以在新區先行先試,吸引更多社會資本一起建設雄安。

——完善多主體供給住房政策。根據《河北雄安新區條例》,將按照職住平衡、住有所居的原則,構建保障基本、兼顧差異、滿足多層次個性化需求的新型多元化住房供應體系,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河北省城鎮住房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支持雄安新區增加公租房實物供應,加大公租房實物和租賃補貼發放力度。

——探索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進“一會三函”審批,使建設項目開工審批環節由數十個減少為4個,項目制度性成本大幅下降。目前,政府投資審批類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23個工作日,企業投資核准類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22個工作日。這一審批模式有力保障了雄安新區建設項目及時開工。

好的營商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建設雄安新區,需要企業共同參與。落實中央要求,無論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無論本地企業還是北京企業,無論中國企業還是外資企業,隻要符合新區產業發展規劃,雄安都歡迎。

根據雄安新區出台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工作作風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北京疏解企業通過綠色通道可實現即來即辦、企業開辦一日辦結,雄安新區還在北京開通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窗口。

“統籌推進重點項目落地中,實行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個班子、一套方案、一跟到底,為其提供總部選址供地、工商注冊、稅務登記、建設審批‘一條龍’服務。”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副局長於善江說。

記者在新區採訪聽到不少順口溜:“事經我手無差錯,事交我辦請放心”“不做‘清談客’、不當‘官老爺’”“零跑腿、不見面、馬上就辦”……各級干部以實際行動擦亮“雄安服務”品牌。

雄安新區同步規劃的“孿生城市”,搭建起智慧城市基礎框架。在這裡,除了能看到這片“全國最大的工地”,看不到的“雲上雄安”數字智能之城也在同步進行。新區每建設一棟樓,都會在數字雄安平台上生成一棟數字大樓。現實中哪怕更換一個路燈,都能顯示出來。每一棟建筑都是計算好的,運來的材料直接組裝,一厘米鋼筋都不會浪費。

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局負責人說,傳統的智慧城市往往更多關注建筑、交通、水務、園林等某一行業或領域的智慧化,而雄安是基於城市信息模型(CIM)的全城智慧化,在此平台上可以把城市各專業數據進行集成,從而達到規劃一張圖、建設監管一張網、城市治理一盤棋的新格局。在數字城市標准方面,已制定出台16項標准。

受益於數字技術,雄安新區工資發放也用上了區塊鏈。新區企業利用中國雄安集團搭建區塊鏈資金管理平台,撥付的勞務工資已超過13億元,項目工程資金撥付全程留痕,為后續項目審計提供高質量數據保障。

“基礎設施智慧化水平達到並超過90%、數字經濟佔城市GDP比重達到並超過80%……從規劃綱要到2035年提出的主要指標看,雄安可謂是全球領先的城市。”鄔賀銓說。

雄安,將成為中國第一個全域實現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孿生建設的城市,第一個全域按照綠色標准建設的城市,第一個全域按照智能交通布局的城市,第一個全域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的城市。

雄安新區府河河口濕地水質淨化工程現場(2021年8月14日攝) 牟宇攝

民生之城 藍綠之城

這是中國傳統建城史上少有過的城市——生態優先,藍綠主導。建設中的雄安,體現出特殊的品位與氣質。

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雄安新區考察調研時登上秀林驛站平台遠眺,喬灌草高低錯落,經濟林生態林比肩而立。他望著一株株搖曳的小樹幼苗,欣喜地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雄安新區就是要靠這樣的生態環境來體現價值、增加吸引力。”

在雄安新區,“城”這個字被放在“水林田澱”之后——先留足藍綠空間,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再著手建城。生態環境不是城市的點綴,而是城市發展的前提。按照規劃綱要,未來雄安將鑲嵌在藍綠交織的生態空間之中,藍綠空間佔比穩定在70%。

2017年11月13日,“千年秀林”的第一棵樹、第一片林在9號地塊扎根。這裡是未來的城市中央森林公園,每棵樹都有專屬的“身份証”(二維碼),實施從苗圃到種植、管護、成長的可追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步構建“數字森林”。

不久前,總面積約18平方公裡的雄安郊野公園盛裝亮相。這裡的14個展園各有千秋,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公園林地面積超過1000公頃,每年將新增碳匯1萬噸,隨著樹齡增長,碳匯能力還將進一步增強。目前,千年秀林和雄安郊野公園建設累計植樹40余萬畝,新區森林覆蓋率已達到30%。

白洋澱之於雄安,猶如西湖之於杭州。近年來,通過上下游協同治理,白洋澱水質明顯改善。監測數據顯示,白洋澱水質由2017年劣Ⅴ類治理后今年大部分水域達到Ⅲ類,達到十年來最好水平。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著力解決百姓關心、涉及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這是“雄安質量”的另一種詮釋。

一方面,彌補歷史欠賬縮小差距。雄安新區59所各類學校與京津冀56所優質學校建立合作關系,通過辦學合作、組團式幫扶等舉措提升教育水平。京津冀三地衛健委對雄安新區容城縣、雄縣和安新縣相關醫療單位對口幫扶,名醫專家紛紛入駐三縣醫療衛生機構。

另一方面,高起點做足增量。容東片區成立了雄安容和教育總校,統籌管理轄區32所新建學校,涵蓋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居民步行5分鐘即可送孩子到幼兒園、10分鐘送到小學、15分鐘到中學。日常生活基本需求在15分鐘步行范圍內都能解決,便利店、衛生服務站、小型健身場所等設施一應俱全。

“智能共享汽車將成為未來雄安新區智慧出行體系的主導,能極大減少交通駕駛事故,提升交通出行效率,降低車輛排放污染,增加出行便利條件。”雄安數字交通實驗室負責人任大凱說。

利用智能交通技術,未來的雄安新區將打造智能運行、層次豐富的公共交通。公交系統分快線、干線與支線組織。同時,還將發展需求響應型的無人駕駛定制化公共交通系統,採用乘坐10人左右的智能駕駛車輛,智能生成線路,動態響應需求,為人們提供“門到門”服務。公共交通佔機動化出行方式的比例將在80%左右,公交樞紐換乘時間少於5分鐘……

“新區城市組團式發展、職住均衡、小街區,居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之外沒有額外沉重負擔,不會將大量時間虛耗在路上。”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專家殷會良說。

一個新的城市要立得住,就要傳承好文脈。新區規劃建設中,堅持古樹不挪,古建筑不拆,古牌坊不搬,保持原址不動,讓新城市有老場所,讓老百姓記得住鄉愁。大規模規劃建設之前,一批凝聚著傳統文化基因的鄉愁遺存就被登記造冊、建檔存根,形成了總數為2367項“鄉愁點”的數字坐標總圖。

“人們來雄安是要生活的。中國城鎮化的下半場,要真正關心普通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關心教育、醫療、空氣、水,讓人們有尊嚴地安全地生活在一座有活力的城市裡面。”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李曉江說:“找不出完美樣板,雄安要去尋找各種可能性。”

(責編:劉師豪、施雲娟)

排行榜一天一周一月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頂部

關閉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