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悅容公園北苑內的景色(2021年9月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牟 宇攝
2021年9月6日,參觀者在2021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上參觀“數聚雄安 智繪未來”雄安展區。梁子棟攝(新華社發)
雄安新區容東片區E組團集中交付的安置房(1月17日攝)。地上建筑包含157棟住宅樓、2所幼兒園、1所小學及1所社區服務中心,共計9147戶精裝修住房,可安置居民近3萬人。新華社發
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新華社記者 駱學峰攝
起筆,即是世界眼光﹔落筆,便是千年之城。
“雄安新區將是我們留給子孫后代的歷史遺產,必須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准、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理念,努力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
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到河北省安新縣進行實地考察,主持召開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工作座談會。當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
5年時間過去,雄安新區已從頂層設計規劃,進入如火如荼的大規模建設,一座偉大城市已見雛形。
今年是雄安新區實現“顯雛形、出形象”目標的關鍵之年。《“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高標准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加快啟動區和起步區建設,推動管理體制創新”。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高標准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
一幅更新、更美的雄安畫卷正徐徐展開。
春潮涌動 建設“樣板之城”
春節假期剛結束,一台台大型機械開進雄安新區啟動區。
隆隆作業聲中,2022年雄安新區一季度項目集中開工。43個開工重點項目的總投資達到601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有16個﹔首批央企疏解項目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產業園項目全面進場施工﹔體育中心、大學園圖書館等重大公共服務標志性工程開工建設。
塔吊林立、熱火朝天的建設讓一項項規劃有序落地,推動一個個目標穩步實現。近5年來,建設者們日夜奮戰在雄安新區建設現場,讓雄安新區這一高質量發展的“樣板之城”從“紙上”到“地上”。
以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為“牛鼻子”,一批重點疏解轉移項目有序落地,起勢良好。
中國星網、中國中化、中國華能首批3家疏解央企總部啟動建設程序,中科院雄安創新研究院、中國電信雄安互聯網產業園等一批市場化疏解項目開工建設,中央企業在新區設立分支機構等100余家……
作為新區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北京先期入駐企業的職住一體綜合園區,雄安商務服務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新建成的啟動區規劃展示中心,將為疏解對象提供注冊、供地、審批、建設等“一站式”綜合服務。
去年底正式交付使用的容東片區,如今一片喜氣洋洋——出門見綠,游園環繞,學校醫院、便民服務等一應俱全,回遷群眾在這裡開啟美好新生活。加快住房、薪酬、社保、醫保、人才等一攬子配套政策制定,出台積分落戶、居住証實施辦法等,承接疏解配套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北京的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加速向雄安新區輻射。
北京市支持新區“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進展順利,北海幼兒園正式建成移交,史家胡同小學和北京四中雄安校區基本完工,雄安宣武醫院一期主體結構封頂,為新區高水平公共服務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北京市不斷完善公共服務資源共建共享和對接合作機制。
截至去年底,北京市已對口幫扶29所雄安學校,六一幼兒院、朝陽實驗小學、中關村三小、北京八十中分別對口幫扶雄縣幼兒園、容城小學、雄縣二小、安新二中﹔宣武醫院、北京中醫醫院、北京婦產醫院、市疾控中心和市衛生健康監督所分別對口幫扶容城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縣疾控中心和縣衛生健康監督所,幫助當地提升公共服務能力,保障非首都功能轉得出、穩得住、能發展。
交通建設加速完善,“京津冀”地區正變得更加暢通。
2020年12月27日,京雄城際鐵路建成通車,從北京抵達雄安新區最快僅需50分鐘。同時建成的雄安站,從上空俯看是一個巨大的橢圓,宛如落在大地上的一滴露珠,潤澤一方。雄安站採用獨特的結構設計,候車大廳內沒有一根立柱遮擋視線﹔站頂鋪放著4.2萬平方米的光伏組件,可直接利用太陽能發電﹔站內採用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統,可實時計算各類能耗並進行數據分析、管理……先進的設計理念讓這座“亞洲第一大火車站”足以成為雄安的一張新名片。
2021年5月底,京雄、榮烏新線、京德一期高速公路和容易、安大線建成投用,4條高速3條國省道500多公裡對外骨干路網已建成通車,打通了千秋之城“四縱三橫”交通大動脈。2022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還特別提到“全力支持雄安新區建設,實現京雄高速北京段主體工程完工。”
目前,雄安新區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快線(R1線)項目施工正酣。指揮部項目經理彭少中表示:“R1線是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點交通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世界級城市群中城市與城市之間的連接紐帶,填補國內軌道交通體系‘高鐵、地鐵’二元結構之間的空白。”未來,京石、津雄等5條高鐵將經由雄安站,河北雄安新區與京津的“距離”越來越近。
按計劃,今年,雄安新區將有總投資超過7000億元的200余個項目投入建設,為新區設立5周年再添精彩。
藍綠交織 打造“生態之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先植綠、后建城,是雄安新區建設的一個新理念。良好生態環境是雄安新區的重要價值體現。”
近5年來,雄安新區天更藍、水更清、樹更多,“生態之城”正在成長。
2017年11月,“千年秀林”大清河片林一區種下了扎根新區的第一棵樹,綠色由點及面,滿目綠色蔓延在雄安大地。
2019年1月1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千年秀林”大清河片林一區造林區域,登上秀林驛站平台遠眺。
望著一株株搖曳的樹苗,習近平總書記欣喜地說:“讓它們跟著雄安新區一起慢慢生長。不要搞急就章,不要搞一時的形象工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雄安新區就是要靠這樣的生態環境來體現價值、增加吸引力。”
5年過去,雄安新區已累計造林45.4萬畝,栽下經濟林木、果樹、景觀樹種等2300多萬株樹,森林覆蓋率由最初的11%提高到32%。
雄安新區的“千年秀林”絕不是簡單的植樹造林,而是意在打造高品質的生態空間,不只是打造幾處景致,更在於營造“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意趣,呈現鳥語花香、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畫卷。
雄安集團生態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建設片、廊、環相連的森林生態系統,形成均衡分布的森林游憩空間、形式多樣的森林文化載體,打造綠色、森林、智慧、水城一體的新區,把新區建成北部森林環抱,南部濕地相擁的國際一流森林城市。
“千年秀林”擔得起“秀”字,樹種千挑萬選,栽植精心呵護。
“我們選用白蠟、國槐、銀杏、元寶楓等鄉土樹種,都是因地制宜的考量,選擇的樹種要符合長壽、珍貴、健康、美觀的要求。”中交天航局起步區北部綠化帶項目施工總承包一標段生產經理路飛說,要著力打造配得上千年之城、記得住鄉愁的,異齡、復層、混交近自然森林。
高質量理念就貫穿“千年秀林”項目全流程。新區組織開發了雄安森林大數據系統,為每棵苗木發放專屬二維碼“身份証”,詳細記錄苗木各類信息,實施從苗木來源到起苗、運輸、種植、養護、成長的可追溯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精確定位、精准管控。同時,建立數字監管平台,打造新區數字森林。地上每種一棵樹,系統就會生成一棵虛擬樹,虛實一一對應,從而組成“數字森林”。
通過森林管理指揮系統、森林管護系統、“千年秀林”遠程監控系統等,則能實現森林消防全時防控和及時報警。游憩林地、環澱生態廊道、微地形建設、灌溉系統建設等,讓森林實現自我調節、自我更新、自我演替。
2021年7月18日,雄安郊野公園試運營開園迎客。“一澱、三帶、九片、多廊”生態空間格局已然形成,雄安郊野公園、悅容公園、金湖公園等一批高品質游園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如顆顆明珠點綴其間。“一澱”所指的白洋澱,近兩年內最高水位達到7.4米,是近20年少有的高水位狀態。
雄安新區制定實施《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條例》,一體推進補水、清淤、治污、防洪、排澇工作,累計實施治理工程243個,白洋澱水質不斷改善,“華北之腎”功能逐步恢復。
2018年前,白洋澱處於劣Ⅴ類-Ⅴ類重污染狀態﹔自2019年起實現了由Ⅴ類到全面Ⅳ類局部Ⅲ類﹔再到2021年白洋澱整體水質達到Ⅲ類標准,珍稀候鳥蹁躚而至,葦綠荷紅風情蕩漾。這是1988年白洋澱恢復蓄水有監測記錄以來,首次實現從劣V類到Ⅲ類的跨越性突破。“三年三個台階”的連續突破,改善速度之快開創全國先例。目前,白洋澱已步入全國良好湖泊行列。
最新觀測數據顯示,目前白洋澱野生鳥類數量共計230種,比新區設立前多24種。
先進的垃圾處理設施助力雄安新區成為“無廢城市”。
雄安新區首個垃圾綜合處理設施一期工程採用“去工廠化”理念,地上打造郊野公園,營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生態景象﹔地下的垃圾處理綜合設施,通過空間封閉、防滲、隔音、降噪等措施,使垃圾處理全過程在地下悄然完成,最大程度降低對周邊居民的影響﹔排放煙氣的大煙囪設計成蓮花造型的觀光塔,可以登高領略雄安美景。
餐廚垃圾、市政污泥、生活垃圾、醫療廢物都能在這“一站服務、就地消納、綜合利用”:有機垃圾處理產生熱能、焚燒垃圾產生電能並網發電、爐渣作為再生建材骨料、污水淨化處理后輸送再生水廠,真正讓垃圾徹底變廢為寶。
“千年秀林”郁郁蔥蔥,“華北明珠”碧波萬頃,百姓生活區干淨宜居,美麗的雄安正以嶄新風姿等待世人檢閱。
創新科技 引領“未來之城”
瞄准“千年大計”,雄安新區首先“新”在理念上,規劃、建設始終遵循著前瞻性、引領性的要求。與一般城市不同,雄安的建設是先地下、后地上。
2021年入冬時節,容東片區迎來1萬余戶、3萬余人回遷安置。這裡地上是一座城,地下也是一座“城”——密布的管廊內,燈光明亮,干燥通風。一層是電力、水信、能源、燃氣艙,另一層是物流通道。這意味著,空中架線路、地面埋管道導致的“空中蜘蛛網”“馬路拉鏈”等“城市病”將在雄安絕跡,新區的道路將更美觀更安全。而且,地下管廊預留的物流通道,使未來“無人駕駛物流車在地下穿梭往來”有了可能。
除了“地下城”,雄安新區還有一個看不見的“雲上城”。
這裡將建起全國首個城市智能基礎設施平台:城市計算中心是“大腦”,負責各類智慧城市系統的運算和存儲功能﹔物聯網平台和視頻一張網平台負責統一管理城市內的物聯網設備和視頻監控設備,類似人體的“神經”﹔CIM平台是現實世界在數字世界的孿生鏡像,新區每建設一棟樓,都會在數字雄安平台上生成一棟數字大樓,城中更換一個路燈,都能同步顯示。目前,建設“智慧雄安”的重要支撐——雄安新區城市計算(超算雲)中心項目已進入攻堅階段,雄安將真正邁向“數字孿生城市”的新階段。
在雄安新區,智慧交通最先進入應用階段。
在雄安站,乘客不僅刷臉進站,還“看燈檢票”。候車廳的乘客200米開外,就可看到所乘列車狀態。原來,每個檢票口旁有一高大的玻璃幕牆燈,它隨旅客服務信息的變更而變色:候車是藍色,檢票是綠色,停檢是紅色。
在容東片區主干道兩側,每隔幾十米就豎立著一根看似普通的灰色燈杆。“一杆多能,我們管它叫智慧合杆。”雄安集團基礎建設公司基礎工程管理部部長程建通介紹,這根杆以照明燈杆為基礎,整合交通標志杆、信號燈杆、監控杆、路名牌杆、公共設施指示標志牌杆等功能,還預留了5G基站,為未來無人駕駛做准備。
今年1月,雄東片區城市數字道路建設項目(一期)建設方案公布。公告顯示,該項目總裡程為66.57公裡,配套建設交通信號控制系統、視頻監控設備、交通誘導系統、車路協同系統等﹔並適度超前部署智能感知終端、邊緣計算節點、車路協同專用網絡,實現對人、車、路數據的實時採集,為各類應用提供基礎數據服務,支撐交通管理、車路協同以及出行服務等智能化場景落地。
體制機制創新上,雄安新區也不斷探索。
在雄安的建設項目上,工資發放用上了區塊鏈。新區企業利用雄安集團搭建區塊鏈資金管理平台,撥付的工資已超過13億元,項目工程資金撥付全程留痕,為后續項目審計提供數據保障。
法定數字人民幣試點、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等一批具有全國意義的改革創新試點陸續啟動,深化自貿區雄安片區建設,成功申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加快建設智慧海關,新區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發展活力顯著增強。
為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雄安新區全面實施“雄才計劃”,編制完成《河北雄安新區人才發展“十四五”規劃》,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安居興業、建功立業搭建成長階梯、強化服務保障。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標識。正是天光回暖時,在新時代的春風中,以過去5年的建設成果為起點,雄安新區定將書寫出更加壯美的新篇章。
微信
微博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