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閱讀:加快建設現代化首都都市圈 推動協同發展取得新成效

加快建設現代化首都都市圈 推動協同發展取得新成效

本報記者 賀 勇

2023年03月27日10:4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加快建設現代化首都都市圈 推動協同發展取得新成效

近日,就如何加快建設現代化首都都市圈、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成效,本報記者採訪了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葉堂林。

記者:參照國內外經驗,建設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對於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有何意義?

答:世界級城市群建設的初期往往是打造都市圈,像東京、紐約、倫敦都是發揮核心城市的作用,通過都市圈帶動形成城市群。現代化首都都市圈是建設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必經發展階段,有利於更好發揮北京“一核”輻射帶動作用,有利於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打造我國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

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由“通勤圈”“功能圈”“產業圈”三個圈層構成。“通勤圈”就是指環京交界地區,提升同城化效應,與北京的東部、南部地區融合發展。“功能圈”指的是北京要和天津、雄安新區通過功能互補聯動發展,共同推動京津冀高質量發展。“產業圈”就是要充分發揮京津冀節點城市的支撐作用,進一步推動產業強鏈補鏈,提高產業配套能力,共同做大產業蛋糕。2015年以來,北京企業對都市圈企業投資次數累計超3.2萬次,投資額超1.6萬億元,三個圈層實現地區生產總值佔京津冀的比重超四成。

記者:如何構建一體化交通體系,推進環京周邊地區密切合作,引導北京適宜產業在環京地區發展,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答:環京地區“通勤圈”是現階段首都都市圈建設的重點,主要是促進“通勤圈”深度融合,完善區域快線連接,加強公共服務配套,形成同城化效應。其中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快建設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環境聯控聯治、產業發展協同協作、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交通方面,要堅持公交優先、軌道先行,推進跨界項目建設,提升通勤效率。產業方面,要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通過通州區與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等平台推動一批產業合作項目落地實施,還要優化區域營商環境。公共服務方面,要推動北京優質教育、醫療、養老等資源向北三縣延伸布局,促進區域職住均衡。

記者:如何深化北京城市副中心與雄安新區“兩翼”對接協作,形成錯位聯動發展格局?如何進一步唱好京津“雙城記”?

答:雄安新區是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天津港是區域重要的出海通道,要進一步強化“兩翼”聯動、京津雙城聯動,實現京津雄“功能圈”聯動發展。

一方面,全力支持雄安新區建設,加快實施北京支持雄安新區“交鑰匙”項目,助力提升當地公共服務水平和綜合承載能力,支持符合定位的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區等地疏解轉移。另一方面,京津“雙城記”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頭戲,要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提升協同創新和產業合作水平,全方位拓展合作廣度和深度,用好天津港口出海通道,推動京津冀自貿區聯動發展。合力優化區域營商環境,攜手打造高水平開放新高地。

記者:如何發揮好京津冀節點城市的支撐作用,進一步推動產業鏈強鏈補鏈,提高產業配套能力,共同做大產業蛋糕?

答:這幾年,北京推動創新資源輻射外溢,促進提升產業配套能力,節點城市“產業圈”強鏈補鏈成效初步顯現。2014年以來,中關村企業在天津、河北兩地設立分支機構9500余家,北京流向天津、河北的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2100億元,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已簽約北京項目465個。這些項目的實施,為天津、河北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也為北京高質量發展拓展了新的空間。

下一步,北京將加強與津冀合作,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在現代化首都都市圈落地轉化,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生物醫藥、工業互聯網、氫能等重點產業鏈,促進提升產業配套能力,進一步優化區域產業分工和生產力布局,推動應用場景和技術項目合作,以創新鏈帶動產業鏈,共建上下游銜接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

(責編:王紅、劉師豪)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頂部

關閉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