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閱讀:2025年具有雄安特色的現代化社會保障體系將初具規模

2025年具有雄安特色的現代化社會保障體系將初具規模

2022年11月29日11:35  來源:人民雄安網

人民網雄安11月29日電 (王紅)雄安新區將推動新區與北京市社保業務跨區通辦和協同服務,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制度體系,把更多人納入社會保障覆蓋范圍,推進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向縱深發展。到2025年,具有雄安特色的現代化社會保障體系將初具規模。

以上是雄安新區28日發布的《河北雄安新區構建現代化社會保障服務體系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提出的。根據《計劃》,到2025年,雄安新區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將更加健全,社會保障能力將更加充分,社會保障基金運行將更加平穩安全,社會保障管理精細化程度將顯著提升。

為實現上述目標,雄安新區將開展完善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制度體系,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健全預防、補償、康復三位一體工傷保險制度體系,建立積極穩健的失業保險制度,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持續提升社會保障能力,確保社會保障基金可持續運行,完善新區醫療保障治理體系,全面提升社會保障治理效能等九項重點任務。

完善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制度體系如何實現?《計劃》提出,要提升支持疏解服務能力,推動新區與北京市社保業務跨區通辦和協同服務。要大力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激發企業加入年金計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逐步擴大企業年金覆蓋面。根據國家和省統一部署,先行先試個人養老金制度,2023年做好新區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宣傳推廣工作。

《計劃》還提出,要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推動建立雄安新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以及喪葬補助金制度,健全繳費激勵機制,結合新區經濟發展水平、收入水平和人均財力狀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和繳費補貼標准,規范個人賬戶計息辦法,積極引導參保群眾提高繳費檔次,增加個人賬戶積累。逐步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新區級管理。

雄安新區致力於做好被征地群眾民生保障工作。《計劃》提出,要足額安排被征地群眾社會保障費用,將符合條件的被征地群眾納入相應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鼓勵和引導被征地群眾參加待遇水平更高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優化被征地群眾參保補貼審核流程,加快參保補貼落實進度。

在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方面,雄安新區將建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額醫療費用補助制度,根據國家部署,完善生育保險制度,維護好各類參保職工生育保障權益。同時健全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根據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醫保基金可承受能力,完善待遇動態調整機制和參保繳費激勵約束機制,促進全民參保。

雄安新區還將聚焦進一步減輕困難群眾重特大疾病醫療費用負擔,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貧長效機制,合理控制困難人群政策范圍內自付費用比例,有效減輕困難群眾就醫負擔。與此同時,強化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與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功能,促進各類醫療保障互補銜接。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提高失能群眾生活質量,助推新區健康產業和服務體系發展。探索新區普惠型商業醫療保險,拓展補充醫保形式,更好滿足參保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健康保障需求。

在健全預防、補償、康復三位一體工傷保險制度體系方面,雄安新區提出將完善建設工程按項目參加工傷保險制度,落實《河北雄安新區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領域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管理暫行辦法》,加大對總承包單位參加工傷保險的約束。同時,依法依規做好工傷認定工作,規范勞動能力鑒定管理,依托新區勞動能力鑒定基地和鑒定業務操作平台,實現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一網通辦”和遠程“雲鑒定”。加強與京津兩地工傷保險深度合作,推動實現與京津兩地工傷認定、鑒定和工傷醫療康復等業務的互托互認,推動新區新建醫院與京、津簽訂工傷保險服務協議,方便工傷職工異地就醫。

《計劃》提出,要補齊工傷預防和工傷康復短板。推動實施工傷預防五年行動計劃,加大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人群工傷預防工作力度。扎實推進年度工傷預防項目實施,每年至少舉辦工傷預防宣傳和培訓項目各1次。健全工傷預防項目管理機制,加強項目“事前事中事后”監管,規范工傷預防費用管理,提升工傷預防費使用效率。落實工傷保險費率浮動機制,充分發揮浮動費率的激勵和約束作用,合理調整工傷保險費率,提高用人單位做好工傷預防工作的主動性。完善工傷康復試點機構監督考核機制,提升康復試點機構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促進職業康復發展。

在建立積極穩健的失業保險制度和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方面,雄安新區將按照國家和河北省統一部署,實施失業保險支持參保企業穩崗、參保職工技能提升補貼政策,幫助促進就業、穩定經濟運行。探索建立失業保險和促進就業聯動機制,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的使用效率。暢通失業保險待遇申領渠道,對符合失業保險金申領條件的失業人員,一並辦理失業登記和失業保險待遇發放。健全失業監測預警機制,強化失業動態監測工作。同時構建多層次綜合救助格局。到2025年,以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認定為核心,向低保邊緣家庭和支出型困難家庭延伸、梯度銜接的社會救助體系基本成型。

在持續提升社會保障能力方面,《計劃》提出,要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做好不同群體、不同領域的社會救助及專項救助工作,健全社會保障待遇合理調整機制,穩步提升社會保障待遇水平。2022年將新區失業保險金發放標准調整為本地最低工資標准的90%。同時根據河北省統一部署推動落實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省級統籌,適時將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提升到新區級統籌。落實國家、省有關失業保險擴圍政策,保障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為失業人員及時足額發放失業保險待遇,按要求為其代繳醫療保險費。加大農村社會救助投入,完善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合理提高救助供養水平和服務質量,逐步縮小城鄉差距。

為確保社會保障基金可持續運行,《計劃》提出,從加強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管理和運行監測、健全社會保障基金安全監管體系、加大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檢查力度、完善社保信息系統風控預警功能、健全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入手,規范社保卡發放管理和應用,加強社保卡服務全流程監管,確保從申領到注銷各環節管控措施的落地落實,加強社保卡合作銀行協議管理,嚴禁違規批量激活社保卡銀行賬戶,完善庫存卡、睡眠卡常態化清理機制,加快推進使用社會保障卡發放社會保險待遇。

在完善新區醫療保障治理體系方面,雄安支持“互聯網+醫療”等新服務模式發展,並將探索符合“互聯網+醫保”特點的協議管理機制。積極推進按病種分值付費(DIP)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深入貫徹國家和省異地就醫部署,繼續推進普通門診、住院、門診慢特病異地就醫跨省直接結算工作,進一步擴大京津冀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互認范圍,將京津冀區域內三級和二級定點醫療機構納入互認范圍,全面落實河北省內就醫無異地政策,為參保人員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費用直接結算服務,進一步增強參保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計劃》還提出,要全面提升社會保障治理效能。要求新區全面推行綜合櫃員制,通過前台綜合受理、任務智能分配、后台集中審核,推動傳統的“單一性辦事窗口”向高效的“綜合性服務窗口”轉變,2022年底前全面實現新區本級社保、醫保五險合辦的大綜窗經辦服務模式。積極整合人社對外服務場所,建設綜合性服務大廳,在容東片區雄才大廈便民服務大廳設置社會保險服務窗口,實行一網通辦、就近辦理。

2023年,雄安新區將建設覆蓋新區本級、三縣和鄉鎮(社區)的安全、穩定、可靠的人社業務專網,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嚴格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要求,提升網絡安全防護能力。應用信息化新技術優化醫保服務管理,積極推進人臉識別、經辦服務“視頻辦”。

接下來,雄安還將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卡“一卡通”管理服務工作。推進雄安新區第三代社會保障卡和電子社會保障卡的發行應用,不斷提升社會保障卡“立等可取”快速申領、實體和電子社會保障卡同步申領、跨省申辦“線上申領”等服務水平,實現新區常住人口發行全覆蓋。立足雄安新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初心定位,推動雄安新區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應用工作由試點階段轉入實際運行階段,廣泛推動用卡環境改造和應用渠道建設工作,鞏固拓展社會保障卡在人社領域、政務服務、公共交通、文化旅游等場景的應用,重點完善信用服務、積分落戶、惠民惠農補貼發放、校園一卡通等功能,健全咨詢服務和投訴處理機制。加強與北京市相關部門的協調對接,在醫療健康、公共交通場景實現京雄互通的基礎上,推動在政務服務、文化旅游場景的互通。

《計劃》中還在創新社會救助方式、提升社會救助經辦能力、提高社會救助信息化水平方面做出謀劃。提出,積極探索“物質+服務”的社會救助模式,加大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力度,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深化“放管服”改革,規范完善“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到“十四五”末實現90%以上鄉鎮建立綜合服務窗口,統一受理、轉辦(介)社會救助申請事項。簡化優化審核確認程序,規范救助檔案管理,有條件的地方可按程序將社會救助審核確認權限全部下放至鄉鎮,健全完善主動發現機制。同時,健全“互聯網+社會救助”服務模式,推動業務辦理“一網通辦、一窗核發”,打通救助服務“最后一公裡”。推動社會救助服務向移動端延伸。

(責編:李雪晴、施雲娟)

排行榜一天一周一月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頂部

關閉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