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功能

别眨眼,看雄安8年之变!

  白纸上作画,平地起新城。 别眨眼,看雄安8年之变! 雄安,正释放无限可能……。

雄安体育中心正式运营

3月30日,雄安体育中心航拍图。刘良毅摄

  人民网雄安3月31日电 (记者李兆民)3月30日,雄安新区举办雄安体育中心正式运营暨“人民之城 心向往之”雄安城市体验活动启动式。 活动现场展示了人屏互动,进行了歌曲舞蹈、情景演绎、鼓舞灯光秀等表演,群众代表宣读了“人民之城 心向往之”雄安城市体验活动倡议书。随后,宇树科技机器人上场送球、配合开球,雄安国际女篮邀请赛展开精彩对决。

“雄安”客户端正式上线

  人民网雄安2月26日电 (记者宋烨文)2月25日,以新闻宣传为引导,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雄安”客户端上线发布仪式在雄安国际酒店举行。 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宋烨文摄 “雄安”客户端是雄安新区城市线上服务的统一入口。

雄安有座爱“互动”的充电站

  2月10日,在雄安新区剧村变电站地下2层的智慧充电区,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操控机器人为新能源汽车充电。 本报记者 李 畅摄 自动泊车、机器人为电动汽车充电、电动汽车反向为电网“充电”……这些充满智慧与未来感的场景,就出现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剧村变电站。 2月10日,记者走进剧村变电站院内,一个形似“巨型充电宝”的铁皮箱格外显眼,它就是“站网互动智慧主动式柔性充电站”的储能柜。

“山水印章”即将投入运营 雄安体育新地标+1

雄安体育中心航拍图。胡忠摄

  人民网雄安2月19日电 (记者李兆民)“这个椅子竟然可以伸缩!”日前,记者走进雄安体育中心体育馆内,坐在座椅上不禁感叹道。“这些座椅可根据不同的比赛及演出需求进行调节,且每个座椅旁均有出风口,保证场馆空气流通良好。”雄安体育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座椅设计也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因素,确保观众在观看比赛时的舒适性。

雄安体育馆完成竣工验收进入试运营

  占地10438平方米 座椅10001个 雄安体育馆完成竣工验收进入试运营 图为2月8日无人机航拍的雄安体育中心。 本报记者 李畅摄 “运球、上篮、入筐!”2月8日,记者来到已完成竣工验收,目前处于内部测试和试运营阶段的雄安体育馆,过了一把“篮球瘾”。 走进主场馆,上百盏专业LED灯将占地10438平方米的场馆照得透亮,数十排看台整齐划一,10001个座椅宛若一片红色海洋。

雄安创投工坊扩大新区科创“朋友圈”

  链接100余家创投机构和100余家科创企业 雄安创投工坊扩大新区科创“朋友圈” 链接100余家创投机构和100余家科创企业;推进多家优质创投机构和科创企业开展深度交流与合作,涉及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新材料、低空经济等领域;完成对机器人领域独角兽企业1亿元投资,推动企业总部迁址落户雄安新区…… 在雄安,有这样一个平台,通过创新的创投模式为新区源源不断汇聚高端科创要素,助力雄安更好打造新时代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这就是雄安创投工坊。 雄安创投工坊为何能成为“强磁场”,吸引一众创投机构和科创企业纷至沓来? 据了解,在传统的创投模式下,创投机构筛选优质的“种子”企业通常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地毯式搜索意向项目,逐个联系对接,这样不仅投资效率低,筛选出的企业质量也往往良莠不齐。而对于科创企业来说,由于处于初创期,往往面临用工用地成本高、办公场地不足、缺乏政策支持、亟需业务场景示范等问题。

嗨翻星空!一起开启梦幻科技之旅

  人民网雄安1月16日电 (朱延生)你是否曾在心底无数次畅想,人工智能究竟会如何颠覆我们的生活?是否渴望亲手触摸那些只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前沿AI技术?现在,这些梦想即将照进现实。 1月18日,“AI之夜 星空梦想”活动即将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人民网主办,中国移动集团、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河北建投集团等单位协办,将汇聚顶尖的AI专家、行业内极具创新力的科技企业,以及和你一样,对AI满怀热忱、充满探索精神的爱好者。 近年来,河北省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相当“给力”。

以场景牵引推动产业发展

  部署今年工作时,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段表述引人关注——“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实施创新成果转化‘双百工程’,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000亿元。” 应用场景,到底有多重要?“如果把新技术新产业比喻成一架飞机,那么应用场景就是起飞的跑道。”省人大代表、河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朱立光用一个比喻,形象地道出应用场景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作用。

借力场景汇,打造创新高地创业热土

2024年7月28日,无人机航拍的雄安机器人大厦。(本报资料片) 本报记者 田明摄

  2024年7月28日,无人机航拍的雄安机器人大厦。(本报资料片) 本报记者 田明摄 1月10日,雄安新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北京普龙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轮式AI巡检机器人进行测试。 本报记者 刘光昱摄 2024年7月28日,雄安机器人大厦内,市民在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展厅参观。

1 2 3 4 5 下一页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