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人民日报系说雄安 政策
解读 聚焦京津冀 直播访谈 新雄安人
文化 生态 雄图 智库
人民网雄安7月2日电 (记者王红)“复兴站合上2号主变212开关,合上3号主变213开关,执行完毕。”日前,随着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调度控制中心下达主变第五次充电指令执行完毕,雄安新区220千伏复兴变电站(以下简称“复兴站”)正式建成投运。 复兴站是雄安新区启动区东北部区域首座变电站,工程于2023年8月开工建设,总投资4.7亿元,变电容量360兆伏安。
6月16日至19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主办,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雄安新区党群工作部承办的第135批博士后科技服务团走进雄安新区活动举办。 本次活动举办学术讲座19场,进行技术指导24次,对接项目8项。 活动期间,来自人工智能、医疗、教育、农业等领域的13名博士后深入雄安19家单位,开展技术研讨、科普教育、项目对接、现场指导。
AI检测仪15秒生成健康数据,用于社区老人日常健康筛查;“火柴人摄像头系统”能在老人跌倒时自动发送警报,守护老人安全;“银龄直播间”里,文昌花园居民宋会吉老人在镜头前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古稀之年找到了新的社交舞台……雄安颐养·智慧养老展示馆内,这些创新实践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养老的认知。 当“银发浪潮”席卷而来,如何让老年人享受更有品质的生活?雄安新区给出的答案,既充满科技感,又彰显人文温度——用科技赋能养老,为构建全龄友好城市注入新动能。 当智慧养老从概念走向实践,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应用,更代表着破解养老难题的全新路径。
雄安高新区七大创新服务平台正式揭牌 打造高端高新产业聚集“强磁场” 6月15日航拍的雄安高铁站及中交未来科创城项目。 本报记者 耿 辉摄 6月20日,雄安百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生产车间内工作。庞浩然摄 6月19日,位于雄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雄安高新区”)的中交未来科创城迎来重要时刻:在雄安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未来科创城轨道智慧交通联合实验室、雄安高新区新质生产力创新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未来科创城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国家级新区发展战略研究基地、自动驾驶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和中交服务雄安创新示范基地七大创新服务平台正式揭牌。
6月23日,记者乘坐云腾九霄飞行俱乐部的小型飞机,在300米高度俯拍的淀区景色。本报记者 李 畅摄 “准备好,请示起飞!” “右侧风二级,可以起飞!” 6月23日,在雄安新区雄县云腾九霄飞行俱乐部,记者坐上一架J-RO C-100型号的自转旋翼机。引擎轰鸣声中,飞机轻盈离地,迅速攀升至300米。
雄安新区容西片区一角。胡忠摄 今天是2025年7月2日,星期三。据雄安新区气象台预报,今天白天到夜间中雨到大雨,局地暴雨,东南风3~4级转偏南风2~3级,29~23℃。
人民网雄安7月2日电 (记者王红)在碧波荡漾的白洋淀,已经发现近300种野生鸟类的身影,其中不乏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 白鹤的亭亭玉立、大鸨的闲庭信步、丹顶鹤的展翅翱翔、乌雕的威武霸气、青头潜鸭的游曳…… 如果这些大自然的“精灵”会“说话”,那么它们是如何介绍自己以及家园白洋淀呢?一起来看!。
92项前沿技术亮相低空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决赛 融合创新,低空交通加速“飞”进生活 6月29日,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未来城市场景体验周展厅内,与会者在现场边参观边交流。本报记者 刘光昱摄 飞行汽车、重载无人直升机、长续航精准作业农林无人机、电动垂起无人旋翼机……6月28日至29日,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低空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决赛举行。走进大赛现场,科技创新气息扑面而来,一项项充满科幻感的参赛作品勾勒出低空交通的“未来出行图”。
人民网北京6月30日电 (记者郭莹)6月30日,以“AI教学·未来已来”为主题的“天立启鸣AI学伴”大模型应用成果发布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人民网一号演播厅举行。来自教育、科技、企业界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教育数字化应用最新成果亮相。 发布会现场。
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决赛落幕 场景驱动创新,前沿技术加速“智变” 6月的雄安,创新热潮奔涌。 在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科创园,一场持续21天的科技盛宴火热上演——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11项大赛决赛战鼓相继擂响,981家企业团队携1191项前沿成果在此竞逐。从空天信息到智慧农业,从垂直大模型到金融科技,一项项硬核技术勾勒出未来产业的璀璨图景,一条科技、产业、金融、场景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日渐清晰。
6月28日,“2025·白洋淀桨板邀请赛”在雄安新区安新县白洋淀旅游码头拉开帷幕。比赛分为3000米长距离技巧赛、 200米个人竞速赛和4×200米混合接力赛,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浙江、江苏等地的200余名桨板运动爱好者参加。图为比赛现场。
雄安新区雄县黄湾村党支部 在老百姓心里,筑起“一座山” 6月25日,航拍坐落于雄县黄湾村的雄山公园。 本报记者 李东宇摄 从白洋淀东码头往东,几分钟车程,就到了雄县黄湾村。村里有个雄山公园。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2024年以来,20多个省份开始推行“课间15分钟”微改革,拒绝课间“圈养”。人民网记者在江苏、江西等地调研发现:小学阶段总体较好,初中阶段效果相对不佳。
人民网雄安6月27日电 (记者王红)2025年6月26日是第38个国际禁毒日。当天,雄安新区公安局联合新区教育局,河北省高阳强制隔离戒毒所,雄县、容城县、安新县禁毒和反恐怖领导小组等单位,分别在雄安新区禁毒教育基地、雄安站、容城县惠友广场、安新县政务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活动,着力筑牢禁毒人民战争防线。 群众参观仿真毒品模型。
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新疆主场活动启动仪式6月23日在克拉玛依市举行,主题为“节能增效,焕‘新’引领”。活动期间,人民网联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正式启动“争当‘碳’路先锋 讲好新疆故事”主题宣传活动暨“‘碳’路先锋”优秀案例征集活动。 会议现场。
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园运行,雄安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8项大模型赋能雄安新区城市高水平管理应用成果、20项雄安新区大模型自主创新企业成果集中发布,5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入驻…… 日前,在雄安新区2025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创新发展活动上,关于人工智能的一系列发展成果和创新实践令与会者目不暇接。 智能、创新是雄安新区两张重要“名片”,当“未来之城”遇上人工智能,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雄安新区又将如何抢抓机遇,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 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航拍图。雄安新区工信科技数据局供图 集聚人工智能产业要素 “雄安新区将人工智能产业作为重点打造的产业之一,目前各类配套条件日益完善,发展前景广阔。
雄忻高铁跨南水北调矮塔斜拉桥施工现场。 靳 晰摄 本报北京6月26日电 (记者韩鑫)河北唐县,一桥飞跃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而过。6月26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雄忻高铁跨南水北调矮塔斜拉桥顺利合龙,标志着该大桥正式进入桥面施工阶段。
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公共机构节能降碳专题宣传活动在雄安新区举行 《公共机构绿色场馆评价导则》国家标准发布 6月26日,由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主办,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司、河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公共机构节能降碳专题宣传活动在雄安新区举办。活动现场发布了《公共机构绿色场馆评价导则》和《绿色学校评价导则》国家标准。 此次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的示范表率作用,助力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国际智能网联(多维融合感知)技术应用大赛多项参赛作品受青睐 刚下路演台,就引来投资方 “你们公司目前的估值是多少?如果投资的话,你们期望是产业投资还是其他投资方式?” 6月24日,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国际智能网联(多维融合感知)技术应用大赛决赛现场,北京亮道智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解决方案总监陆丽蓉刚结束路演,就收到了一家投资机构递来的“橄榄枝”。 亮道公司联合雄安国创中心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参赛作品——车路云一体化场景下智能网联测试验证系统。该系统融合了灵活的路侧感知方案与云上大数据管理平台,配合其自研的AI感知算法,能够精准输出目标物的多维度真值信息,可为设备厂商提供设备开发和测试的验证工具,也能为自动驾驶智能交通领域算法企业提供感知算法的优化和测试。
人民网雄安6月26日电 (记者李雪晴)近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下发文件(冀发改高技〔2025〕705号),批准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时空”)筹建“时空信息应用场景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这是河北省目前唯一一个专注于时空信息应用领域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标志着河北省在推动时空信息产业发展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该中心的核心任务是打通北斗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致力于解决如何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力,更高效、更广泛地转化为各行各业实际生产力的关键技术难题;重点探索和创造时空信息的新玩法、新用途,让北斗技术深度赋能千行百业;充分运用智能化手段,快速捕捉市场需求,敏捷转化为应用方案,形成“需求—应用—反馈—升级”的良性循环;为行业提供共性技术支撑和验证平台,显著降低时空信息技术开发的难度、风险和成本,提高技术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双向匹配效率,加速北斗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普及。 接下来,该中心将紧密围绕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改善、社会治理现代化等迫切需求,打造省级唯一时空信息应用领域研究平台。
微信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