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人民日报系说雄安 政策
解读 聚焦京津冀 直播访谈 新雄安人
文化 生态 雄图 智库
人民网雄安4月11日电 (记者李雪晴、李兆民)雄安新区今日发布产业政策“免申即享”工作举措,包含首批54项“免申即享”政策申报清单。 雄安新区产业政策“免申即享”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李兆民摄 雄安新区54项“免申即享”政策清单围绕技术支撑体系、资金监管体系、政策更新体系、智慧便捷体系等4大工作体系,其中工信领域22项、商务领域21项、科技领域6项、发改领域2项、外贸领域2项、疏解领域1项,享受主体基本覆盖了新区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能够触达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
3月28日,由雄安新区科学园管理委员会、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City-X 雄安城市鸿蒙”2024年春季产品发布会,在雄安新区启动区雄安科创中心举行。多款基于鸿蒙系统的创新产品亮相,展示了鸿蒙系统在智慧园区、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未来之城,为“新”而来。
当前,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支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赋予重大机遇。 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布局,“全域城市鸿蒙体系”启动建设,百所高校、百家科研院所、万名大学生雄安行……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创新之城、魅力之城、未来之城,中央一揽子特殊支持政策在雄安全面落地以来,新区科技创新政策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创新载体平台加快建设,层出不穷的创新场景“看得见,摸得着”,让创新生态“可视可感”。
4月8日,河北沧州黄骅港—雄安新区内陆港在雄安综合保税区揭牌设立,为雄安新区打造了一条高效便捷的出海运输通道。 沧州黄骅港—雄安新区内陆港将黄骅港的海运、场站、保险、供应链金融、国内国际贸易等港口物流服务功能前置到雄安新区,为雄安新区打造高效、便捷、经济、稳定的出海运输通道,也为雄安和沧州的联动发展畅通了要素流动渠道,开辟了产业联动廊道。 沧州黄骅港位于渤海湾穹顶处,距雄安新区150公里,是津冀沿海港口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洋淀畔,春意盎然,“未来之城”,拔节生长。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 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综合承载能力、要素集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全面增强,雄安新区从蓝图变成实景,逐渐成为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
人民网雄安4月9日电 (记者宋烨文)4月8日,沧州黄骅港-雄安新区内陆港在雄安综合保税区揭牌设立。当天,沧州港务集团还与雄安综合保税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揭牌仪式现场。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加快形成——产品从规模生产到个性定制,产线从劳动密集到人工智能,生产空间从工业园区到深海深地深空,科技创新不断实现新突破,使新质生产力展示出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 高瞻远瞩,把脉定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并作出重大部署,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引。
人民网雄安4月8日电 (记者刘师豪、李兆民)今天上午,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矿产”)在雄安新区举行总部项目开工动员活动,标志着中国矿产总部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开工仪式现场。人民网记者 李兆民摄 中国矿产总部项目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中谷甲1号,该项目在设计上利用地块相邻优势形成水平线条的延展性,天际线微微上扬,配合建筑顶部帆型风电装置,呈“扬帆启航”之势,并借助周边临水、近绿的景观优势,形成和谐、生态的景观效果。
3月28日,以“创新驱动 数智雄安”为主题的2024数字城市安全名家名企雄安行活动在雄安新区举办,来自雄安新区及全国网络安全领域重点企业代表共1000余人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设有院士演讲、共建和赋能、主题演讲、企业路演等多个环节,现场还发起大模型安全生态伙伴联合倡议,众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聚焦产业发展重点、前沿技术等方面进行主旨演讲和交流探讨。 近年来,雄安新区数字城市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基础逐渐夯实。
超过50%,这是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占比;1/3,这是去年清洁能源发电在全社会用电量中的占比;7毫秒,这是金沙江所发水电“闪送”至长三角需要的时间。 从坚定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到能源科技持续迭代创新,再到多项能源技术领跑全球……在全球能源转型版图上,中国的位置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天上地下”,可再生能源应用广 晨光微曦,藏北高原上,一座座巨型白色风机伫立。
微信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