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阅读:冰雪使之美丽 奥运因此生动———张家口筹办冬奥之大型叙事

冰雪使之美丽 奥运因此生动———张家口筹办冬奥之大型叙事

2022年01月11日14:48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原标题:冰雪使之美丽 奥运因此生动———张家口筹办冬奥之大型叙事(二)

image.png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过去, 我们一度不愿叫张家口为山城,怕与“闭塞”连在一起。如今,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里就是山城!

张家口市地处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东连燕山,南接太行,西部阴山余脉插入其间。这里的气候也与独特的地形条件相得益彰。 尤其是冬季,寒冷、风大、雪期长。因此“塞外山城”的得名颇为贴切。

2015年, 当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第24届冬奥会的举办权以后,短短的7年间,这里的一切发生了蜕变。昔日避之不及的“冷地方”,很快就会被世界瞩目。

现如今, 一条利用资源环境优势的绿色发展之路已明晰起来。“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正成为我市稳步崛起的现实写照。

我国滑雪产业早在 2011 年就已经开始进入到相对快速的发展阶段, 而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冬奥会成功, 则为这一进程按下了加速键。站在风口上的张家口,无疑成为最大受益者, 从一座名不见经传的三、四线城市,一跃蜕变成一座国际化现代城市。

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下,如今“冬季到张家口来滑雪”,已成为颇受年轻群体青睐的 “热”时尚。 仅2020至2021年雪季,我市就接待游客246.2万人次。

随着崇礼区万龙、太舞、云顶三家雪场跻身 “全国滑雪场十强”,华北地区最大的冰雪产业集群已成型。我市紧抓这一新机遇,围绕“零度以下经济”发展思路,着力推动“冰雪+体育”“冰雪+赛事”“冰雪+旅游”“冰雪+文化”等深度融合, 不断打造独具特色的冰雪系列旅游产品, 扩大城市品牌影响力。

有着600年历史的塞外山城因北京冬奥会而名声鹊起。 去年从国家层面上明确提出要 “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这让我市61家A级景区、13家4A级景区等更多优质的旅游资源有机会走进外地游客的视野。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随着我市加速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体育文化旅游产业链, 着力打造国际冰雪运动与休闲旅游胜地,“后奥运”时代,一幅利用环境资源优势强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美丽蓝图已拉开大幕。

image.png

借势冬奥,冰雪装备制造业快速崛起

在崇礼的雪场上, 一台国产压雪车爬坡过坎如履平地, 不用牵引直接挑战45度的陡坡。所过之处, 雪道被修整一新, 平整均匀。 这台由河北宣工研制的SG400 压雪车, 从 15℃到零下40℃都能正常工作。过去,世界上生产压雪车的企业集中在德国、意大利等国, 几乎垄断着全球高端市场。

作为一家生产推土机、 挖掘机等工程机械的本地骨干企业,随着我市与冰雪结缘, 让这家老企业捕捉到了转型新机遇, 研发生产出国内首台高端大马力压雪车,已在崇礼多家雪场投运。河北宣工的自我突破仅仅是我市以冰雪旅游带动产业升级、 城乡发展的生动缩影。

我市曾是我国北方早期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 2016年底,高耗能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仍达到40%, 面临着产能过剩、技术创新不够的双重压力。 随着资源环境双重约束越来越突出,老路子已难以为继。而北京冬奥会的到来,带动了我市冰雪运动和冰雪休闲产业迅猛发展,一条立足于本地装备制造业的良好氛围,借力“冰雪”热潮,大力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产业的新思路由此应运而生。

随后, 我市组建专门招商团队,通过搜集梳理冰雪装备、运动装备产业链各个环节领先企业信息,建立招商对象信息库,并积极做大做强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装备产业园和宣化冰雪产业园两个冰雪产业载体平台, 为实现欧美等冰雪强国和国内知名冰雪企业等一大批冰雪产业合作项目落地提供了保证。如今,产业集聚效应已经显现。

在引进优质项目的同时,我市本地冰雪装备制造企业也在快速崛起。 除河北宣工成功“跨界”发展外,2017年,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与法国MND公司签约, 专门瞄准国内组装索道和造雪机市场。 而宣化宏达冶金机械有限公司更是乘着冬奥会“东风”进行了技术创新,其自主研发生产的造雪机旋转支架,已取得8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改变了原有的造雪方式, 填补了国内造雪辅助设备的空白。

短短几年间, 我市生产的一系列冰雪装备相继问世, 并被广泛应用于各大滑雪场。 随着我市坚持利用生态优势, 推动冰雪产业全链条发展, 本地冰雪装备制造业已然成为了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冰雪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因 “冷资源” 生成的 “热发展”, 让冰天雪地变身为 “聚宝盆”,也让很多家乡人的命运因此发生改变。

很多游客慕名而来, 在尽享冰雪乐趣的同时, 也有效拉动了崇礼当地的消费, 助推了餐饮业的蓬勃发展。几年前,知命之年的刘婷婷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和丈夫一起进城打工。经过培训, 她顺利地成为了一名餐馆服务员,而丈夫则凭着烹饪手艺,成了一名厨师。如今,夫妻俩每月收入近15000元, 在依靠冰雪旅游一举脱贫的同时, 也生活得更加自信。

富龙滑雪场教练师伟同样也是受益者。 短短3年,不仅与他结缘的“雪友”从京津冀地区已扩展到上海、广东甚至海南,而且年龄跨度也在不断变大, 小到刚会走,大到古稀之年,都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 最高峰时,崇礼七大滑雪场单日接待2.7万人滑雪。 他所在的教练团队也由80人增加至280多人,带动了很多当地年轻人就业。

田野乡间, 也沐浴到了冬奥“春风”。随着崇礼旅游业已成为托起明天的“朝阳产业”,下辖的西湾子镇上三道河村瞅准时机, 建了130多个大棚,发展采摘经济。去年夏天,就吸引了2万多人次到此采摘游玩,增加了村民收入。

在冰雪效益外溢下, 越来越多的本地人不用背井离乡, 外出打拼,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创业,过上好日子。如今在我市,不仅从事冰雪周边产业的服务型人员 “吃香”,冰雪产业高层次“冷”人才更是走俏。

冰雪人才, 是冰雪产业提质增速的关键。为补齐短板,我市不等不靠,向内挖潜,全面启动冰雪人才培养计划。 目前,我市10多所大中专院校, 共开设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相关专业20余个。其中, 张家口学院成立的冰雪学院更是成为目前我省唯一一个被北京冬奥组委确定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培训基地的学院。 仅2020年,全市培养的冰雪产业技能人才达2857人,为我市冰雪产业做大做强, 冰雪市场持续火爆提供了充足动力。

当前, 我市冰雪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条集冰雪文化旅游、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冰雪人才教育培训、 冰雪现代服务于一体的冰雪全产业链发展正酣,力争到2025年,冰雪、休闲运动参与人数达1500万人次。

今天的塞外山城张家口已“破茧成蝶”,未来可期!(本版图片由武殿森、陈晓东提供)

(责编:李雪晴、施云娟)

排行榜一天一周一月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顶部

关闭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