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雄安新区建设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国家文物局关于雄安新区文物工作的具体要求,河北省文物部门以服务雄安经济建设大局、解读雄安千年历史文化为目标,全面推进河北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
五年来,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构建雄安千年历史文化时空框架,为雄安新区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开创了新区规划建设与历史文化传承双赢局面,为雄安新区提供了重要文化支撑。
数年来,相继开展了雄安新区考古调查和勘察、容城南阳遗址、雄县鄚州城遗址、古州城遗址、雄安环境考古、白洋淀及燕南长城调查等多项工作。共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28项,勘探面积345万平方米,发掘面积10555平方米,清理各时期古墓葬277座,出土文物809件。在河北城市考古、保北地区史前考古、白洋淀区域环境考古、宋辽边界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雄安考古为复原雄安历史文化演进脉络、实证雄安千年历史文化积淀提供了实证资料,为展示雄安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窗口。在促进雄安新区发展、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雄安新区南阳遗址工地一角
一、服务大局 考古提前介入
雄安新区设立伊始,2017年5月28日,河北省文物局在容城县南阳遗址举行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现场推进会。河北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站揭牌,标志着河北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全面展开。
2017年5月28日,河北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站成立
◆全域踏查,全面掌握新区文物分布
2017—2018年,对雄安新区规划全域33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约2000平方公里区域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登记各类文物遗存263处,调查发现的文物遗存时代自新石器延续至明清、近现代;地下埋藏文物遗存尤以新石器、战国、汉代为多,涉及城址、聚落址、墓葬、窑址等,提出文物遗存分级保护的工作理念,完成《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专题报告》。
此次调查,基本摸清雄安文物遗存分布范围、数量、特点和保存状况。随后开展雄安新区重点区域——起步区所涉及48处古遗址、墓葬考古勘察,勘探面积约213万平方米,考古试掘获得重要发现。考古勘察全面了解了雄安重点区域文物遗存的地下埋藏状况、详细分布范围、文化内涵、本体特征以及周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验证、完善文物遗存分级保护有效措施,为雄安新区启动建设争取了时间和空间,勾勒出雄安文化遗产保护框架,奠定雄安新区文物考古工作基础。
◆基建考古,助力雄安新区建设
为支持雄安新区重大交通、水利、安居等基本建设工程顺利实施,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展雄安至忻州高铁、雄安干渠建设等6项考古调查工作,调查面积8105万平方米;进行了北京至雄安高速公路、雄安截洪渠工程建设等7项考古勘探工作,勘探面积41.5万平方米;同时开展容城县东小里—白龙墓地、张市南遗址、杨家庄墓地、广陵城遗址4项基建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5725平方米,清理古墓葬97座,在汉代墓葬考古、东周时期燕齐文化交流、历史时期城市手工业考古等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东小里墓地M31陶器组合(汉代)
容城东小里—白龙墓地,是一处西汉晚期至曹魏时期公共家族墓地,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演变轨迹清晰,对研究雄安区域汉魏时期社会状况、物质生活和丧葬习俗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杨家庄遗址,战国时期遗存出土大量建筑构件和丰富生活用器,反映战国时期燕文化核心区域的特征;发现唐代墓葬,埋葬排列有序,为研究冀中北部地区唐代中晚期墓葬制度提供重要资料。
张市南遗址,发现一处汉代手工业作坊遗存,清理相关陶窑址、灰坑、水井,填补雄安汉代手工业考古空白。
广陵城遗址,确定为一座战汉时期中小型军事防御性质城址,出土的陶量、敛口瓮以及相关陶文带有典型齐文化因素,推进了东周时期燕齐文化交流、融合的深入研究。
这些基建、抢救性考古工作不仅为雄安重大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有效地保护了文化遗产并取得了重要学术成果。
◆考古前置,优化营商环境
2020年10月以来,开展雄安启动区考古勘探、发掘工作,目前已完成白龙遗址、李茂遗址等11项考古勘探工作,勘探面积91万平方米,开展午方遗址、张六西遗址等8项考古发掘工作,清理墓葬180余座,揭露面积4830平方米,考古成果收获颇丰。
午方遗址,此次考古发掘再次实证雄安新区分布着一支独特的仰韶时期考古学文化,对研究冀南大司空文化与燕山腹地小河沿文化这两支南北文化交流、碰撞和融合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沙窝墓群,为一处两汉时期大型公共墓地,是南阳遗址城址功能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两汉时期南阳城址城市兴衰、平面格局演变、城市风貌等问题提供重要资料;
张六西遗址,发现多座宋金时期烧制建筑材料的陶窑,是一处科学规划布局的手工作坊遗存,扩充了白洋淀地区中古时期手工业考古研究范围和学术视野;
郭村遗址、羊定遗址,填补雄安金元时期墓葬考古的空白,推进宋金元时期白洋淀区域基层聚落分布特点、生业模式、丧葬习俗等问题的深入研究。
雄安起步区考古前置工作,促进了新区经济建设,凸显雄安新区在基本建设中坚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文物保护的决心和理念,在全省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中发挥了引领和标杆示范效应,为完善“土地收储考古前置”制度提供了“雄安经验”。
二、增强课题意识 探索历史发展脉络
雄安文化遗产中战汉和宋金时期文物遗存丰富,尤其是城址类大遗址数量多、面积大、内涵丰富、学术价值高,基于此,我省文物考古部门主动谋划、精心组织、有计划地实施了一批城址类大遗址考古项目。
开展南阳遗址、鄚州城遗址、古州城遗址等5项主动性考古项目,勘探面积282万平方米,发掘面积8200平方米,在保北白洋淀地区先秦时期考古学时空框架、西周时期燕文化格局演变、雄安东周和汉代城市化进程、宋辽金时期考古学研究等课题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延伸了历史轴线,丰富了历史文化内涵。
◆南阳遗址考古,寻找燕国历史踪迹
南阳遗址是雄安分布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考古调查发现以南阳遗址、晾马台遗址为核心、规模宏大的“南阳遗址群”,自龙山时代延续至宋金时期,其中晾马台遗址考古勘察发现龙山、西周、晚商时期文化遗存,填补了雄安西周时期考古的空白,完善白洋淀区域先秦时期考古学时空框架体系。
南阳遗址
南阳遗址考古现场
考古勘探、发掘确定南阳遗址文化遗存年代为战国、汉代、魏晋北朝、唐宋、金元时期,文化面貌主体为东周时期燕文化,文化遗存时间跨度近三千年、文化演进脉络清晰,是一个重要标尺性考古基准点。
南阳遗址西河墓地出土青铜剑
南阳遗址由南北并列的大小两座战国时期城址构成,城址始建年代不早于战国中晚期,大约在汉代废弃;南阳遗址西北侧战国中晚期西河墓地的发现,进一步证实南阳遗址城址年代和性质。
南阳遗址是迄今雄安新区考古发现最早的城市文明,结合2017年发现西汉时期“易市”陶文陶片,为寻找东周时期燕国南部城邑“易”实现重大突破。南阳遗址历史千年之城开启雄安新区城市时代,是雄安新区千年历史文化缩影和重要组成部分,是雄安新区发展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探索其城市聚落演变与生态环境互动过程、生业发展模式,对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鄚州、古州城址考古,探索城市发展历史轨迹
鄚州城遗址,西北毗邻白洋淀,经考古勘探和发掘,了解城墙边缘形态、顺城道路以及护城河附属设施等城市平面布局,确定其主要文化内涵为宋金元时期城址,结合鄚州城相关文献史料,基本确定为五代、北宋时期莫(鄚)州鄚县城址,金、元时期莫(鄚)亭县城址。
鄚州城东城墙外侧壕沟城墙
古州城遗址,南距鄚州城遗址3公里,为“内城”“外城”双重城址结构,“外城”南城墙保存相对较好,城墙高出现地表5~8米,底宽23米,据梳理文献编年并结合发掘结果初步判断:“内城”可能为汉唐时期鄚州县(州)城,魏晋隋唐一直延续使用,“外城”应为唐末五代增建而成,尤其在“外城”东南部发现一组中晚唐时期大型建筑基址,单体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凸显古州城作为晚唐五代白洋淀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区域中心的重大学术价值。
古州城遗址
古州城遗址作为“燕云十六州”城址之一,是研究冀中地区古代城市、社会发展、民族融合的重要载体。鄚州、古州城址考古工作,基本了解了城市布局沿革、城市风貌、规划思想,复原了白洋淀东部区域汉代已降古代城市发展、变迁的脉络,体现了古代城市文明与水协调发展的和谐生态,对于雄安新区城市生态建设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城子、双堂遗址考古,丰富城市考古内涵
双堂遗址,位于雄安东部大清河流域,发现一处元明时期院落建筑遗存,清理出因洪水灾害废弃的房屋墙体、屋内生活设施、生活用具和院外活动地面,是研究雄安元明时期村级聚落形态、平民阶层生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灾害活动的重要物质资料。
城子遗址,地处雄安新区北部,东、北两面紧邻南拒马河;经考古勘探确定城址内部分布“十”字形东西、南北向主干道路,通过对城址南城墙解剖,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初步确定其为容城旧治,始建年代不早于西汉时期。城址西北墓地考古发现西汉延续至东汉、魏晋时期墓地,构建南拒马河流域汉晋时期典型器物演变序列;发现一座双墓道多室东汉砖室墓,为迄今雄安考古发掘面积最大、墓室最多的汉墓,出土大量造型精美的文物,显示雄安地区汉代发达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人文精神追求。
城子遗址、双堂遗址的考古工作,丰富了雄安城市考古研究的内涵,为多层级讨论白洋淀地区历史文化、经济形态、社会变迁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考古资料。
三、强化学术意识 提高考古科研水平
雄安文物考古实践过程中,以重大项目引领,以田野考古工作支撑专题研究,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参与重大课题研究,不断发现新材料,深化了相关学术研究。 积极吸纳其他技术行业参与考古工作,努力做到传统考古与学科发展、技术创新协调同步,推进传统考古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探索多种技术手段在考古发掘现场和室内保护中的应用,实现“精耕细作”的微观发掘,达到了考古现场文物信息提取量的最大化,提升了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坚持对外交流,培养考古人才队伍,加强考古发掘工地和信息平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雄安考古工作面貌得到整体提升。
◆加强研究、阐释,促进考古成果转化
河北雄安新区考古调查及南阳遗址考古发现项目入选“2017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同时在《考古》《中国文物报》《河北学刊》等专业期刊和报纸发表考古发掘简报、论文7篇;《雄安新区文化遗产考古调查及分类保护研究》《雄安新区起步区考古勘察与试掘报告整理研究》两项科研课题分别被国家社科基金、河北省社科基金立项,《雄安新区不可移动文物遗存保护和利用调研报告》荣获“河北省文旅系统优秀调研成果奖”,以科研课题带动相关工作开展,提高雄安考古整体科研能力和水平。
《雄安新区考古调查的若干方法与聚落理念》《雄安新区考古调查的实践和思考》《雄安考古中的雄安质量——雄安新区考古调查与发掘方法简介》等文章对工作方法进行归纳,“区域考古”“聚落布局”等新理念的具体实践,提高了工作效率,出色地完成考古任务。
《雄安先秦文化演进和社会发展》重新归纳总结雄安先秦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和社会演进态势,提出“开放交流、兼容并蓄”雄安文化面貌特点,扩充对雄安历史认识,是研究雄安在北方农业起源、燕文化发展、早期国家控制等学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推进多学科合作,提升考古科技含量
白洋淀区域环境考古工作,对该区域106处各种自然地理剖面进行调查,建立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区域地层的时空框架,复原区域河湖演化的过程,推断现代白洋淀的形成在明代中期之后,是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的发育以及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揭示了区域内古代文化遗存埋藏的规律和人居环境的特点,形成古环境演化和人类活动整体性认识,是雄安新区古代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科研成果。
南阳遗址考古现场
南阳遗址第2地点汉代遗存动物考古研究工作,复原以草原、疏林为主的遗址周边植被生态环境,揭示该区域汉代先民以家猪的饲养和消费为主,黄牛、羊和马作为肉食补充的饮食消费策略,展示该区域古代先民生业模式,重建遗址两汉时期宜居生态环境,为雄安新区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沙窝墓群两座瓮棺葬现场加固、整体提取,开展相关实验室考古工作,人骨年代测定为陶质葬具标本提供绝对年代科学数据,推动构建雄安典型器物年代数据库,通过人骨腹部古代寄生物的研究,有助于考察古人或与人相关的动物的寄生虫感染状况等,结合人类行为、自然环境、社会背景以及其他考古材料, 从而达到复原和研究人类历史的目的。
◆探索新技术和理念应用,打造“雄安考古质量”
南阳遗址考古工作树立“区域考古”学术理念,加大对南阳遗址为中心大清河以西区域内大范围考古详细调查和勘察,依托“南阳遗址群”考古概念的提出与实施,确立以南阳遗址为代表的东周燕文化在雄安千年历史文化中重要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
专家参观标本室
雄安考古调查采用系统和精细区域系统考古调查方法,注意遗址周边古今环境信息综合分析,摸索出划分古人宜居重点区域并结合初步勘探工作方法,提高考古调查工作效率,取得丰硕调查成果。
坚持开放交流的理念,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到工地指导业务工作,开展城市考古、环境考古、考古绘图和测绘新技术应用等学术讲座,推进理论水平高、技术操作娴熟的一线考古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雄安考古率先在河北考古推行考古综合业务管理平台,通过考古项目各项时空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管理、分析、应用和展示等技术创新集成,实现了考古数字化资料的安全存储、快捷检索与分析研究规范管理目标。广泛推广使用无人机航拍、航测、RTK测绘、GIS系统、三维扫描和影像重建测绘等技术手段,极大地丰富了田野遗迹信息提取的广度和深度。雄安考古应用、推广数字化考古新技术,极大提高了工地管理水平与质量,提升雄安田野考古工作能力,为河北考古推行数字化考古工作树立“雄安考古标准”。同时,努力提高考古发掘“精细化”工作水平。
四、守正创新 提升考古公共服务水平
不断转变工作思路,创新文物遗存分级保护理念,夯实考古基础工作,利用积累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成果,开展区域文物影响评估,协助新区管委会编制文物保护单位规划,加强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遗存保护、展示,为雄安大遗址保护规划工作提供科学数据。
发挥实验室考古保护修复和工作站展览教育的综合功效,推进考古成果阐释和宣传,开展公众考古活动,让深埋在雄安地下的文物遗存真正地活起来,讲述历史文化遗存背后的“雄安故事”,增强雄安新区人民的文化自信,最大限度发挥文物考古的社会效益、公众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创新保护理念,发挥服务社会功能
将263处文物遗存初步划分为四个等级,创新提出分级保护文物遗存的理念,明确雄安文物保护、利用和考古工作基本原则,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奠定文物考古工作基础。根据文物本体保存现状和起步区规划的要求,开展雄安新区起步区考古勘察区域评估工作,提出具体保护措施,制订下一步区域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计划,为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发展起步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主动与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相关部门对接,开展雄安新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地理信息采集工作;创新运用传统田野考古调查与航拍、数字化测绘相结合的方法,获得雄安新区5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本体数字化正射影像以及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四至坐标等数字化信息,最大限度地降低文化遗产保护的风险,加强雄安文物保护基础工作薄弱环节,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加强成果展示,提升社会影响力
在南阳遗址考古工作中,坚持以最低人为干预原则,采用大面积考古调查和勘探,最小面积考古发掘,加大重点遗存解剖,提取众多关键性节点信息,从考古的角度阅读遗址、阐释价值、传承文化。联合河南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合作开展考古发掘现场保护工作,实现遗存的原有形貌在现有环境中的长期稳定,加强遗址本体保护。
在南阳遗址工地建立文物保护实验室,对出土小型的铜、铁、陶、瓷等质地文物进行清洗、去锈、加固等有效保护,基本实现文物保护第一时间介入的目标,提高现场文物保护应急处理能力。
考古发现重要夯土遗存覆盖临时保护大棚,改善考古发掘工作环境,同时全天候向公众开放展示;铺设可拆解人行步道供观众近距离参观,降低对遗址本体的人为干预,公众可以通过木栈道、玻璃跨桥近距离感触南阳遗址千年历史文化积淀,实现“一眼千年”沉浸式体验,公众可以更好了解考古遗址的文化内涵及核心价值,共同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文化自信
让文物活起来,解读辉煌的雄安古代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雄安考古人的新使命。积极采用传统媒体与线上新媒体联合传播的方式进行公众考古活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河北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雄安新区取得重要考古成果,讲好文物考古的“雄安故事”,推进文化引领和传播价值。
开展公众考古讲座、活动40余场,专业人员采取严谨扎实的学术与通俗易懂相结合的方式,向公众介绍考古基本知识与新发现,“雄安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展览和《雄安千年历史文脉——大南阳》视频宣传片,让参观者快速、直观感受考古魅力,增进公众对考古学和文物事业的了解,营造“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主动到周边中小学校宣传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开展“考古进课堂”活动,组织南阳村、东小里村中小学师生近距离观摩考古发掘现场、出土的重要文化遗物,体验野外考古发掘工作方法、内容,学校教师撰写文,赞誉南阳遗址城址为“雄安第一城”,增加新区群众历史文化自豪感、幸福感,雄安群众纷纷向考古队提供有效文物线索,大力支持雄安文物考古工作。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公众考古,丰富了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形成了宣传合力,坚定了文化自信。
雄安,从历史深处走来,正走向未来。
雄安考古,赓续文脉,未来可期!(记者龚正龙)
(文字及部分图片来自河北省文物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微信
微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