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雄安新区建设日新月异,这里的建设者们也引人关注。他们是谁?来自哪里?记者走进新区,采访了从60后到80后的3位建设者。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有一支怎样的干部队伍,他们对新区建设有着怎样的深厚情怀。
今年5月,雄安新区迎来又一批挂职干部。雄安新区建设和交通管理局局长葛亮看着“新战友”们信心满满的样子,不由想起自己刚来挂职时的情形。几年奋斗路走过来,他说:“信心从未改变,选择从不后悔。”
近年来,多位挂职干部留任雄安新区,还有的年轻人辞去“让人羡慕的工作”,奔赴雄安新区追梦,在这片热土深深扎根。从60后到80后,他们接续奋斗,久久为功。他们为何向往雄安新区?在雄安新区有哪些奋斗故事?记者进行了采访。
60后赵丰东——
“能为‘千年大计’做点事,人生值得”
“能为‘千年大计’做点事,人生值得!”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赵丰东笑着说。
赵丰东是新区第一批挂职干部之一。他原是北京市住建委应急管理处处长、科技促进中心主任,雄安新区成立之初,规划建设是主要任务,这正是他的老本行。“我想为新区建设发挥一些作用,就主动报名挂职。”2018年1月,赵丰东到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挂职。
雄安新区成立之初,工作千头万绪,急缺人手。规划建设局最初有六七个人,只有一名是省内干部,其余都是挂职。当时新区本级干部不足100人,在编的仅10多个人,其余均为挂职、借调或临时帮忙。
当时各类规划的编制处于最紧张的阶段,办公室常彻夜灯火通明,赵丰东和同事们有时凌晨一两点才躺下休息,早上六七点又起床上班。
忙忙碌碌到了2019年1月,赵丰东挂职期满。当时,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等系列规划出台不久,蓝图刚刚绘就,新区希望他发挥专业优势,协调推进项目开工建设,于是赵丰东“加挂”了一年多。
2020年,雄安新区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新区设立建设指挥部,统筹工程建设,赵丰东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转眼到了当年5月份,随着一些项目的开工,建设任务尤为繁重,新区再次动员他延期,又给他加担子——任新区党工委委员。
“家人催我回去,但雄安新区建设正热火朝天,我得参与进来。”就这样,赵丰东再次延期一年多。2021年8月,新一批挂职干部开始交接,这时新区也已转入大规模建设阶段,手头工作放不下,于是赵丰东被纳入新一批挂职干部,再次延期。
赵丰东也曾犹豫过,回原单位只管“一条线”,工作轻车熟路。在新区要管“一大片”,很多工作没有先例可循,要“摸着石头过河”。
转念一想,挂职已经3年多了,对雄安新区的感情越来越深,眼看着新区建设已经“热”起来了,“我是60后,更要多给自己一些挑战。”赵丰东说。
最终,赵丰东决定留在雄安新区。2022年1月,他担任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雄安新区是个大舞台,它给我的,远比我给它的多得多。”赵丰东说,“相比挂职以前,我现在看问题的思路更开阔、更全面,站位也更高了。”
70后葛亮——
“雄安新区建设责任重大,每天如履薄冰”
“以前我是做规划的博士生,现在在新区是干啥学啥的‘小学生’。”同时兼任雄安新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服务中心主任、启动区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的葛亮说。
博士毕业后,葛亮进入交通运输部工作,一干就是10年。2018年9月25日,满怀对雄安新区的憧憬,70后葛亮到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挂职任副局长。
忙碌的日子过得尤其快,挂职期满后,经过一年延期,2021年10月,葛亮决定留下任职,“能参与雄安新区建设是一种幸运,我深感使命光荣。”
任职,意味着更大的责任。葛亮以前的工作只涉及交通,在雄安新区要接触交通、住建、水利、城市管理、消防以及工程质量等多方面的工作。“不懂就问,不懂就学。”葛亮买来建筑管理等专业书籍,抽空“补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基层,更重要的是要多到一线。”
在新区“一线行”活动中,每周六一大早,葛亮就直奔建设项目现场,先把问题捋一遍,征求各方意见,现场能解决的马上就办。当时解决不了的,就落实到人,限时办结。“如果最后一起验收项目成果,万一发现问题,返工时间较长。我们就尝试分阶段验收,提高效率。”葛亮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今年1月,葛亮担任新组建的雄安新区建设和交通管理局局长。从挂职到任职,从副职到正职,葛亮的担子越来越重。在新区摸爬滚打4年多,朋友都评价他干事很拼,什么难题都不怕。“其实很忐忑!”葛亮说,“我负责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雄安新区建设责任重大,每天如履薄冰。”
背着沉甸甸的担子,工作丝毫不敢马虎。葛亮的家在北京,连续4个春节,他都坚守在雄安新区。如今,去北京成了出差,每年要跑10多趟,每次办完事他都直接返回新区,来去匆匆。
工作再累再难,葛亮不怕,说起亏欠家人,他埋下头黯然神伤。葛亮的儿子每次听说爸爸要回家,就不停打电话,催问他到哪里了。等他离家上班时,就趴在他背上“赖着”,舍不得让他走。
今年3月的一天,葛亮到北京办完事,又直接踏上了返回新区的路。
80后李正昌——
“相信未来,看好前景”
雄安是一片干事创业的热土。“相信未来,看好前景!”抱着这种信念,原在央企工作的李正昌毅然辞职,奔赴雄安。
80后李正昌原在北京的一家央企担任财务部部长助理,年薪丰厚,外派、出国机会很多,是一份“让很多人羡慕的工作”。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设立的消息传来。次日,李正昌迫不及待开车直奔新区,眼见挂着各地车牌的汽车,把通往容城的高速出口堵得水泄不通。“那场面太震撼了!”可到实地一看,当时雄安新区还是普通的北方县城的样子,李正昌顿时感觉“和想象的不太一样”。
但李正昌转念一想,当年开发深圳经济特区时,自己的单位曾到深圳拓展业务,许多人不愿去,少数人敢于“吃螃蟹”,后来个个干得风生水起,以至于后来单位总部也迁到深圳。
加上当时单位已决定公派他出国攻读工商管理硕士,面对这座未来之城,李正昌开始犹豫,还出国吗?
雄安有一种特别的魅力,吸引着李正昌。机会来了,2018年1月,中国雄安集团招聘,李正昌应聘成功,于是他果断辞职,到雄安新区“追梦”。
那时李正昌经常加班,根本没有过周末的概念,工作十分辛苦。北京的老同事问他:后悔吗?“我看好的是前景!”李正昌的回答很坚定。在中国雄安集团经过多个岗位历练,2022年5月,李正昌被调入启动区管委会,后担任启动区管委会副主任。
6年多来,雄安新区拔地而起,容东、容西、雄东安置房交付,商服中心投用,启动区成为建设主战场,首批3家疏解央企动工。“我们是建设者,也是见证者。”李正昌说。
李正昌辞职到雄安干事创业,他的妻子周瑜也被鼓舞。周瑜曾在中国社科院读博士,从事区域经济和城市研究工作。2018年8月,周瑜带着关于数字城市与公共服务创新的课题,到中国雄安集团战略发展部挂职。“个人发展能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是很幸运的,我们想与这座城市共成长!”挂职两年期满,周瑜选择留下任职。在北京的朋友也经常问周瑜,雄安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她总是这样回应:“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是亲手创造未来!”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1日 04 版)
微信
微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