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庄村村民已經都到賓館進行集中醫學觀察。”1月13日中午,藁城區小果庄村格外安靜,進村路口已經封閉,家家戶戶大門緊閉,值守的藁城區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隊副大隊長張月禮,帶著幾名隊員在村口噴洒消毒水。
1月2日,小果庄村最先發現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隨后附近的劉家佐村、南橋寨村等陸續出現疫情。藁城區全域成為高風險地區,所有村庄實行閉環管理。
“從2日晚上開始,小果庄村已做了5輪核酸檢測。”這些天,張月禮一直帶隊駐守小果庄。
為更好地防控疫情,根據統一部署,9日晚上小果庄村、劉家佐村和南橋寨村開始組織村民到賓館進行集中醫學觀察。
區直單位工作人員馬彥輝奔赴小果庄村當志願者,協助轉運村民。9日晚上11點,318名村民分批坐上大巴車,前往平山縣溫塘鎮一家賓館。
來自贊皇縣和趙縣的25名醫護人員早已守候在酒店,醫療隊做了詳細的方案:單人單間,按“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的流程布置工作區域,醫護通道與病患通道完全分離。把村民安頓好,已是次日凌晨2點。
集中醫學觀察人員每天都要做核酸檢測。10日早7點,醫療隊開始准備為村民做核酸採樣。這個賓館共7層,每層安排3名醫護人員值班,為村民送餐、測體溫等。來自贊皇縣人民醫院的李麗莎是醫療隊隊長,她先帶領隊員逐個摸底:一位女士懷孕三個月,有的老人牙口不好,有的不能吃甜食,有的口味淡……她們一一記下,制訂合適的食譜,交給廚房,盡量照顧個性需求。村民入住的頭兩天,醫療隊員、志願者、值守干部幾乎都沒合眼。
一位村民心疼地問馬彥輝:“你們這麼干,累不累?”“這麼多人來幫助藁城,都沒有叫苦,我們做這些不算什麼。為了抗疫,我們一起努力。”馬彥輝說。
小果庄村4000多人陸續進入賓館。12日上午,在村裡負責收尾工作的10多名志願者最后一批離開。一位房姓志願者關掉村裡的水泵,把村子內外巡視一遍,“我家人早就到賓館住下了,我就安心當志願者。”他的眼圈濕潤了,“現在暫時離開,是為了盡快控制疫情,將來好了,再一起回家!”
“村裡人都理解國家的防疫措施,這都是為了鄉親好。”南橋寨村大喇叭一喊,村民杜景林收拾一些衣物,第一批離開村子。大巴車把他們送到溫塘鎮另一家賓館。村支書杜勝濤和包村干部在村裡留守。13日,他們把最后幾位村民也送到賓館安排妥當。
“早上有煮雞蛋、油條、小米粥、蘋果,中午和晚上有米飯、饅頭,兩葷兩素,味道挺好。”杜景林說,房間有獨立衛生間、空調和電視,食宿免費。在村務群裡,刷屏最多的是村民們的感謝——“為疫情期間戰斗在一線的工作人員點贊!”
“居家隔離很難達到真正的隔離標准,極易造成家庭聚集性感染。針對我市陽性感染者分布呈局部高度聚集的特點,我們採取集中醫學觀察方式,以便有效阻斷病毒傳播,防止疫情在家庭內部蔓延。這也有利於加快核酸檢測速度,早發現早治療。”13日,石家庄市有關負責人說,藁城區增村鎮小果庄村、劉家佐村、南橋寨村是本次疫情的重點地區,三個村庄共5437人,目前除了個別身體不宜轉移的村民,全部集中醫學觀察。
微信
微博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