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5日,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觀眾正在參觀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
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戰斗英雄王海駕駛過的蘇聯造米格—15戰斗機。
人民日報記者 陳尚文/攝
抗美援朝紀念館。
人民日報通訊員 江宏立/攝
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歡度成立后的第一個國慶。
飽經戰亂的中國人民無比渴望和平安寧。但是,帝國主義侵略者將戰爭強加在了中國人民頭上。為了保衛和平、反抗侵略,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歷經兩年零9個月的浴血奮戰,於1953年7月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
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
正義的勝利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政府從其全球戰略和冷戰思維出發,決定武裝干涉朝鮮內戰,並派遣第七艦隊侵入台灣海峽。戰火燒到中朝邊境,嚴重威脅我國安全。應朝鮮黨和政府請求,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進入朝鮮戰場。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這是一個需要非凡氣魄和膽略的歷史性決策。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百業待舉。當時,中美國力相差巨大。在太平洋中部的威克島,“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對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斷言,中國介入的可能性極小。
面對侵略者陳兵國門,進而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的圖謀,1950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作出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的重大決策。這一決策,對中國和世界都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以正義之師行正義之舉。首戰兩水洞、激戰雲山城、會戰清川江、鏖戰長津湖等,連續進行5次戰役,此后又構筑起銅牆鐵壁般的縱深防御陣地,實施多次進攻戰役,粉碎“絞殺戰”、抵御“細菌戰”、血戰上甘嶺……經過艱苦卓絕的戰斗,中朝軍隊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對手,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於1953年7月27日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說,敢於和世界上最強的國家較量,還能戰而勝之,對於新中國和近代中國人來講,都是極為了不起的事情。
和平的勝利
2006年9月,大型青銅雕塑“為了和平”在鴨綠江斷橋邊落成。
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不害怕侵略戰爭。中國人民深知:以戰止戰、以武止戈,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
抗美援朝戰爭,一場極不對稱的現代化戰爭。美國掌握制空權、制海權,擁有包括原子彈在內的大量先進武器和現代化后勤保障。戰爭初期,美陸軍師平均擁有榴彈炮72門、高射炮64門、坦克149輛、裝甲車35輛,而志願軍步兵軍的相應裝備數量都是零。
巨大的差距面前,志願軍沒有退縮。1950年10月15日,志願軍黨委會發表告全軍共產黨員指戰員書:“我們正在努力克服這些困難,而且是可以克服,必須克服的。”
雲山之戰,志願軍以劣勢裝備戰勝了號稱“王牌師”的美軍騎兵第1師,打擊了美軍的囂張氣焰﹔三所裡、龍源裡戰斗,志願軍用腳底板跑贏了四個輪子,搶佔戰略要塞,一系列戰斗使美軍遭遇“美國陸軍史上最大的敗績”﹔上甘嶺戰役,志願軍堅守陣地43天,打退敵人進攻600余次……
1952年10月14日凌晨,上甘嶺戰役開始前的幾小時,孫佔元和戰友聊起戰后的心願。這個27歲的年輕人說,停戰后,想穿上一雙皮鞋,到天安門廣場拍張照,然后回老家種地娶媳婦,好好過日子。
戰斗打響了。孫佔元帶領突擊排戰士沖了出去。爆炸聲響,他的雙腿被敵人炮彈炸斷。戰友讓他撤下火線,他搖頭拒絕。打退敵人兩次反扑后,他拉響手雷與敵人同歸於盡。
孫佔元、黃繼光、楊根思、邱少雲……這些寫在中朝人民記憶深處、把熱血洒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和千千萬萬志願軍將士一樣,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最可愛的人。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極大鼓舞了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義事業,有力推動了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事業。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論中國》中寫道:朝鮮戰爭建立了中國作為一個令人敬畏的對手的軍事威信,“在以后的幾十年中,這一威信始終不墜!”
人民的勝利
“火光沖天、濃煙滾滾,感覺一半的天都被染黑了。”時隔70年,王佐賢依然印象深刻。1950年11月,美軍重型轟炸機、殲擊機輪番轟炸掃射,向鴨綠江大橋投下了數不清的炸彈和燃燒彈。
“千條萬條,運輸第一條。”戰爭期間,為阻撓志願軍和軍用物資過江,美軍對聯通中朝的交通要道鴨綠江大橋進行瘋狂襲擊。為了保護這條運輸線,安東(今丹東)鐵路分局成立了數百人參加的搶修隊,與美軍展開了搶修與轟炸的斗爭。
19歲的王佐賢報名參加了搶修隊,這年,他剛剛入黨。每次空襲警報一響,他和搶修隊員們就逆著避難的人流沖向江邊,緊急搶修。“不經歷那種場面,不知道怎麼做一名共產黨員。”轟炸、搶修,再炸、再修。整個朝鮮戰爭期間,無數的鐵路工作人員與志願軍運輸部隊一起,打造了一條“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無數共產黨員、普通群眾像王佐賢那樣,響應黨中央號召,投身於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運動。全國先后掀起多次參軍熱潮,70余萬東北農民志願組織騾馬車隊、擔架隊和民工隊支援前線﹔全國上下還掀起了捐慰問品、慰問金,捐獻飛機、大炮運動……19歲的志願軍飛行員韓德彩駕駛著祖國人民捐贈的戰機飛上前線,在戰斗中擊落美軍“王牌飛行員”哈羅德·費席爾。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朝兩國人民和軍隊休戚與共、生死相依,用鮮血凝結成了偉大戰斗友誼,展現了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正如中朝友誼塔上的碑文所銘刻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留下的不朽業績,朝中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國際主義友誼,將在這塊繁榮昌盛的土地上永放光輝。
70年后。2020年9月27日,朗日晴空,戰機護航,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被接運回國。117位志願軍烈士忠骨終歸故土,在中華大地上安息。
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一部波瀾壯闊、氣勢如雲的英雄史歌,一場事關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偉大抗爭。中國人民用勝利奠定了新中國在亞洲和國際事務中的重要地位,彰顯了新中國的大國形象。
《人民日報》( 2021年02月09日 第 05 版)
微信
微博
返回
頂部